上海楊浦率先探索完善機制助社區疫情常態化防控
固成功經驗、補短板 上海楊浦率先探索完善機制助社區疫情常態化防控
中新網上海5月29日電 (記者 陳靜)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進入常態化,社區疫情防控應該怎樣做?29日,上海楊浦區率先發布《楊浦區常態化疫情防控工作提示16條》,固化成功經驗,經驗,快速補上短板和不足。
上海市民政局副局長曾群表示,要繼續堅持做好外防輸入、內防反彈,繃緊疫情防控這根弦,完善常態化防控機制,確保疫情不出現反彈。他說,16條常態化社區疫情防控工作提示,對上海開展社區疫情常態化防控都有借鑒意義。
在當日舉行的研討會上,楊浦區民政局局長明依介紹,在疫情防控期間,260名市級機關干部和452名區級機關干部,下沉至社區一線,助力疫情防控。區級財政發放志愿者補貼,保障975個住宅小區落實“全天候”“三必”封閉式管理的要求。基層干部群眾積極探索創新,推出了“規范化、人性化、法治化、自治化、智能化”的“五化”隔離法等“五字”系列工作法。
該區還及時啟動價格臨時補貼與物價上漲掛鉤聯動機制,為2.68萬困難群眾發放臨時補貼262萬元人民幣。
明依總結了前一階段社區疫情防控工作的八條經驗:一是統一指揮、形成合力;二是依法科學、精準施策;三是資源下沉、屬地管理;四是因地制宜、靈活機動;五是嚴守底線、不留盲區;六是應急保供、平穩有序;七是聯防聯控、多元參與;八是組織保障、堅實有力。
她表示,將以“守好楊浦門、看好小區門、關心好社區工作者、照顧好特殊群體”為工作目標,繼續嚴格落實境外來滬人員全流程的閉環管理,因時因勢因規調整好社區防控手勢,持之以恒做好社區疫情防控工作。
當日發布的《楊浦區常態化疫情防控工作提示16條》分別是:人群少聚集、科學戴口罩、生活講衛生、環境常整治、預案多演練、宣傳加引導、守好社區門、信息速上報、以房管住人、閉環要守牢、用好監測哨、重點防控到、巧用智能網、檢測有必要、物資有保障、社工關心好。
楊浦區區委副書記鄧小冬表示,將把16條工作提示作為今后工作的方向,落到實處。(完)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