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稱全球制造業整體下滑 “數字化”成企業生存關鍵
中新網北京5月29日電 (張素 張新亮)“過去四年,全球制造業市場整體處于下滑趨勢中,一部分制造商的銷售額和利潤年均增長分別為-3.1%和-2.1%,而另一部分的對應數據卻分別為1.2%和2.3%。”
記者29日從國際知名數據公司IDC獲悉這一研究結果。相關人士分析稱,數據下跌與上揚之間,數字化轉型成為關鍵詞。
“企業數字化轉型,是傳統企業通過將研發設計、生產、管理、銷售各環節都與云計算、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新技術相結合,構建一套可執行的模式重塑、流程再造的過程”。中國科學技術部先進制造技術領域專家、浪潮集團執行總裁王興山近期出席圓桌論壇時解釋說。
在他看來,疫情之前,企業數字化轉型大部分停留在工具和數字化技術的應用上,還局限于企業信息化思維。疫情之后,各企業的數字化轉型有了緊迫感和決心。因為應對經濟環境的不確定性,企業勢必要增加敏捷性和韌性;同時,針對客戶需求的多樣性、實時化、個性化和低成本,企業勢必要實時感知并滿足客戶需求。
IDC中國助理副總裁周震剛也有類似看法。他說,在劇烈變動的環境中,能夠生存下來的,不是最聰明、最強壯的,而是最數字化的,通過數字化優先打造未來企業成為當下組織的戰略需求。
“數字化轉型,一蹴而就是不可能的,找準突破口是關鍵。”王興山直言,工業互聯網成為企業數字化轉型的重要支撐“底座”,數字營銷、財務共享、智能制造成為疫情防控常態下企業數字化轉型的熱點和重要抓手。
以國內交通工程裝備領域企業中鐵工業為例。中鐵工業主營產品涵蓋鐵路道岔、橋梁鋼結構、盾構機、中低速磁懸浮和跨座式等新型城市軌道交通道岔產品,數字化給其裝上了“新引擎”。他們實現了從“串行生產”向“網絡化協同制造”轉變,交付周期縮短5%至10%,綜合成本降低3%至5%,完成了從“賣產品”向“產品+服務”的轉變。
記者還了解到,浪潮集團與IDC近日聯合發布《堅定數字化轉型之路,鑄就“未來企業”》。其中指出,新一代企業級應用軟件是“未來企業”的重器,未來的企業管理將充分依托云化應用軟件,實現業務管理的持續增效,平臺化、協同化和智能化是新一代企業級應用軟件的重要特征。(完)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