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人大代表談用多種方式助力高質量發展 治蜀興川之路越走越寬
正值全國兩會召開之際,聽完李克強總理政府工作報告后,全國人大代表、四川省生態環境廳廳長王波表示很振奮:“我們攻堅克難、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信心更堅定了。”
信心來自于理念。四川堅持貫徹新環保工作發展理念,主動服務和融入國家戰略和省委省政府重大決策部署,主動意識和基層意識進一步增強。
信心來自于行動。四川是全國最早一批復工復產的省份之一,也是最早一批出臺企業戰“疫”幫扶政策的省份之一。
信心來自于動力。成都硅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王有治感受到,最近1個多月來,5G企業尤其是電子通信方面的導熱密封材料需求旺盛,4月就有20%的銷售收入增長,這意味著新舊動能轉化釋放出增長紅利。
新理念新思路激活經濟增長內生活力
“祝賀郎酒廠通過了專家評審。”話音一落,四川省古藺郎酒廠(瀘州)有限公司總經理助理王剛難掩激動,站起來帶頭鼓掌,“再不用擔心我們的上市進度了。”
從2月9日郎酒廠的環評報告被受理,到月底拿到環評批復,只用了20天。
根據四川省生態環境廳印發的《關于進一步加快環評審批進度促進復工復產推動高質量發展的通知》,四川對國家和省重點項目環評試行“預審制”。白酒釀造建設項目環評審批權限局部調整下放至成都、德陽、瀘州和宜賓等市級生態環境局,進一步壓縮省級審批時間,助力企業復工復產。
“這是落實2月全省生態環境會議精神的一個鮮活事例。”四川省生態環境廳副廳長高潔說,自覺把生態環境保護放在服務經濟社會發展大局中去考量,聚焦難點求突破、創新機制促發展。
截至目前,四川省共對21個國家和省重點項目提供了預審服務,總投資約310億元,有力促進了企業復工復產和四川的經濟發展。
新一輪高水平發展中,構建大環保格局的四川生態環保正在謀篇布局。
“與農發行四川分行簽訂戰略合作協議,將有效解決資陽生態環保類項目缺口資金,加快補齊環保基礎設施短板,有力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全國人大代表、資陽市市長吳旭說。
4月29日,四川省生態環境廳與中國農業發展銀行四川省分行舉行簽約儀式,未來3年,農發行四川分行將為生態環境領域重點項目提供總額不低于500億元的融資支持。5月19日,與中國農業銀行四川分行簽署合作協議,首批對瀘州市、宜賓市信貸支持約120億元。“此次合作,將有利于發揮各自在生態環境保護修復項目謀劃、儲備、管理上的優勢和政策性金融服務上的優勢。”四川省生態環境廳副廳長彭勇說。
環保工作要有大局觀,貴在“主動”。四川生態環境廳主動加強與市(州)黨委政府溝通銜接,主動加強與相關省直部門聯系,避免“單兵作戰”,推動構建大環保格局。
這樣的政府和銀行合作,在四川生態環境領域尚屬首次。“這是生態環境領域綠色金融創新實踐的重大突破。”四川省副省長楊洪波說。
抓住成渝雙城經濟圈重大戰略機遇釋放新動力
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上升為國家戰略,以重大戰略協同,以成渝共興為統領,是引領四川發展全局的“先手”。
怎樣抓好機遇、書寫發展新藍圖?
王波告訴記者:“《成德眉資同城化發展生態環境保護規劃》就是一個抓手 。”這個規劃現已完成初稿,正多方征集意見建議,計劃在6月底前按程序報審。
規劃中,清晰的頂層設計路線圖逐一展開。
——嚴格空間管控,合理統籌生產、生活、生態空間,構建成都市、德陽市、眉山市、資陽市“兩山兩江四區三廊”的綠色發展格局,筑牢生態基底,全面提升區域環境品質。
——優化產業結構與布局,推進產業綠色發展,構建“總部+基地”“研發+轉化”“終端產品+協作配套”產業發展格局,打造電子信息、先進裝備制造、生物醫藥、航空航天、新材料、新能源等現代高端產業集群。
——強化環境準入,“一張清單”管4市,成都市、德陽市、眉山市、資陽市共同建立空間布局約束、污染物排放管控、環境風險防控和資源利用效率清單,共同制定新增產業的禁止和限制目錄,嚴格新建重污染產業項目,產業發展按照區域比較優勢、功能定位和環境容量優化布局,堅持“一個標準”,嚴禁污染“梯度轉移”。
今年3月,推動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四川重慶黨政聯席會議第一次會議召開后,成渝兩地頻頻互動。
王波告訴記者,接下來,兩地還將開展多層次、多領域、全方位的金融業務合作,共同加快推進生態環境領域重點項目建設,服務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推進成德眉資同城化發展,持續加強長江、黃河上游生態保護修復和推進環保產業發展。
以污染防治攻堅戰助推經濟高質量發展
“生態環境質量的不斷好轉,我們能感受得到。”四川省內江市民蘭小波說,去年冬天以來,他家中的空氣凈化器徹底閑置了。
2019年,內江躋身空氣質量達標城市,是四川5個新增空氣質量達標城市之一。如今,四川已有11個城市空氣質量達標,提前一年實現空氣質量達標城市總數過半的目標。
在眉山市青神縣,不少市民專門為看螢火蟲來此拍照打卡。頻繁出現在眉山的螢火蟲,是生態環境變好的最佳“代言人”。
“我們把生態環境作為最普惠的民生福祉,堅持用生態的辦法治理生態問題,收到了非常好的效果。”眉山市市長胡元坤表示。
2019年,眉山市優良天數首次突破300天,達到313天,首次消除了重污染天氣;重點流域全面消除了Ⅴ類和劣Ⅴ類水體,優良水體數量由2017年的2條提升為2019年的14條。
在綿陽市市長元方看來,要經濟發展還是環境保護并不是二選一。“經濟發展有助于加快推進生態環境改善,好的生態環境將為經濟持續繁榮打下良好基礎。”
2019年,綿陽在“升與降”的變化中,嘗到了“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甜頭。“一升”是指發展質量提升。去年,綿陽市實現地區生產總值2856.2億元、增長8.1%,兩項指標均居全省第二。
“一降”則是污染指數下降。2019年,綿陽PM2.5和PM10年均濃度實現“雙降”,空氣質量改善程度居全國168個重點城市第19位,是近年來綿陽生態環保工作取得的最好成績。
“升降”背后是“進退”之抉擇。
“所謂進,就是大力發展新興產業。退,則是加快淘汰落后產能。”元方說,走出高質量發展之路,綿陽效果顯現。
今年一季度,四川交出一份漂亮的成績單:87個國考斷面中,84個斷面水質優良,同比增加9個,優良率96.6%;成都等15個市州Ⅲ類及以上水質比例達到100%,10個出川斷面水質全部達到優良標準。
藍天白云頻頻刷屏。一季度,四川省未達標城市PM2.5平均濃度為49.4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17.3%;全省優良天數率88.4%,同比上升6.2個百分點。
船到中流浪更急,人到半山路更陡。為了鞏固污染防治攻堅戰成效,《四川省鞏固污染防治攻堅戰成果 提升生態環境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水平三年行動計劃(2021-2023年)》正在緊鑼密鼓編制中。
項目為王,謀劃是金。新的計劃將鎖定重點區域、重點流域、重點領域,謀劃一批適應環境治理監管體系的能力建設項目,推動全省生態環境質量“節節高”,推動四川經濟再騰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