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高法報告:依法審理孫小果等案 讓正義最終得以實現
5月25日,十三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在人民大會堂舉行第二次全體會議,聽取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長栗戰書關于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工作的報告,聽取最高人民法院院長周強關于最高人民法院工作的報告,聽取最高人民檢察院檢察長張軍關于最高人民檢察院工作的報告。
最高人民法院院長周強:
各位代表:
我代表最高人民法院向大會報告工作,請予審議,并請全國政協各位委員提出意見。
周強: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習近平總書記親自指揮、親自部署,全黨全軍全國各族人民眾志成城、頑強拼搏,武漢保衛戰、湖北保衛戰取得決定性成果,疫情防控阻擊戰取得重大戰略成果,充分顯示了中國共產黨領導和我國社會主義制度的巨大優越性。全國法院堅決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精神和黨中央決策部署,認真落實依法防控要求,嚴懲各類涉疫犯罪,切實維護社會穩定,依法服務復工復產,積極幫助中小微企業紓困解難,運用網上立案、網上審判、智慧執行及時定分止爭,為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工作提供了司法服務和保障。
周強:2019年主要工作
2019年,最高人民法院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在全國人大及其常委會有力監督下,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緊緊圍繞“努力讓人民群眾在每一個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義”目標,堅持服務大局、司法為民、公正司法。最高人民法院審結案件3.4萬件,地方各級法院審結、執結2902.2萬件。
一、全面貫徹總體國家安全觀,推動建設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國
堅決維護國家安全和社會穩定。依法嚴懲各種滲透顛覆破壞、暴力恐怖等犯罪,始終保持對嚴重危害社會治安犯罪高壓態勢。
深入開展掃黑除惡專項斗爭。依法審理孫小果案、杜少平操場埋尸案,讓正義最終得以實現。堅決“打傘破網”,依法懲處一批作惡多端的“沙霸”“路霸”“菜霸”,凈化了社會風氣。
保持懲治腐敗高壓態勢。審結貪污賄賂、瀆職等案件2.5萬件2.9萬人。積極配合境外追逃追贓,決不讓腐敗分子逍遙法外、逃避懲罰。
切實維護人民群眾安全感。嚴懲危害食品藥品安全犯罪。嚴懲暴力傷醫犯罪,對殺害醫生的孫文斌等犯罪分子依法判處并執行死刑,為醫務人員筑牢安全保障。依法懲治高空拋物墜物犯罪,守護人民群眾頭頂上的安全。
依法裁定特赦。認真落實習近平主席特赦令和全國人大常委會特赦決定,在新中國成立70周年前夕,依法裁定特赦罪犯23593人,彰顯了黨和國家法安天下、德潤人心的仁政。
加強人權司法保障。堅持實事求是、有錯必糾,堅持罪刑法定、疑罪從無,堅持寬嚴相濟,保障律師依法履職。
二、堅定不移貫徹新發展理念,服務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
營造法治化營商環境。服務“放管服”改革,化解行政糾紛。出臺公司法、破產法司法解釋。世界銀行報告顯示,我國營商環境排名大幅躍升,司法指標明顯提高,“司法程序質量”領先。
加強產權司法保護。堅持各類市場主體一律平等,不論國企民企、內資外資、大中小微企業一視同仁。堅持以發展眼光看待處理民營企業和企業家過去經營中的不規范行為,依法糾正涉產權冤錯案件,堅持全錯全糾,部分錯部分糾,錯到哪里糾到哪里。對司法解釋進行清理,廢除一切對民營企業的不平等規定。嚴禁超標的查封扣押凍結財產,盡可能減少對企業經營的影響。嚴格區分經濟糾紛與經濟犯罪、民事責任與刑事責任、合法財產與違法所得、公司財產與個人財產、正當融資與非法集資,對事實不清、證據不足的堅決無罪釋放,保護企業家人身和財產安全。
加強知識產權司法保護。積極適用懲罰性賠償制度,加大侵權違法成本。我國已成為知識產權案件審理周期最短的國家之一。
服務防范化解金融風險。推進金融糾紛多元化解,保護中小投資者合法權益。參與涉金融風險案件處置,努力幫助群眾挽回損失。
服務脫貧攻堅戰。依法嚴懲涉農騙補騙保、農資造假等侵害群眾利益犯罪,妥善審理農村土地流轉等案件,助力貧困地區產業振興,積極服務易地扶貧搬遷工作,促進農村經濟社會發展。
服務打好藍天碧水凈土保衛戰。嚴肅追究破壞生態環境法律責任,加強司法協作,推進大江大河生態保護和系統治理。
服務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發揮破產制度作用,讓482家有發展前景的企業走出困境,幫助10.8萬名員工保住就業崗位。
服務區域協調發展。圍繞國家區域發展重大戰略,營造公正高效的法治環境。
服務數字經濟發展。依法妥善審理涉新交易新模式新業態案件,加強對數字版權、數字內容產品的保護,加大數據安全和個人隱私保護力度,嚴懲侵犯公民個人信息犯罪。
服務更高水平對外開放。制定外商投資法司法解釋,出臺服務“一帶一路”建設意見。妥善化解“尼莉莎”輪扣押案,外國當事人特意將輪船更名為“尊重”,向中國法治致敬。
(根據網絡直播文字整理)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