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會聲音】全國政協委員武義青:京津冀協同發展為其他區域協同提供了范本
全國政協委員、民建中央委員、河北經貿大學副校長武義青從20世紀90年代就開始關注京津冀區域經濟發展問題。武義青說,京津冀協同發展戰略實施六年來發生了很多深刻的變化,變化最大的就是觀念,如今京津冀三地考慮問題的出發點變成了三地共同發展,這種“看不見”的變化帶動了更多看得見的變化,為后來的長江經濟帶發展、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等戰略提供了很好的思路和范本。
武義青說,疫情發生后,京津冀三地協同聯動,對抗擊疫情發揮了很好的作用。比如,三地防疫物資互濟互幫、區域產業鏈配套企業協同復工復產、交界地區聯防聯控等,建立了很多協同防疫機制。三地的關系不僅體現在地域上的緊密相連,也真正做到了“一盤棋”作戰,體現了協同發展的優勢所在。
今年全國兩會,武義青準備的提案是關于如何建立以綠色生產力為導向的高質量發展機制。他說,中國經濟高速發展的同時各地也出現了不同程度的差距,協同發展就是要縮小這些差距,讓高速發展向高質量發展轉變。河北當下面臨的重點將是創新,特別是體制機制的創新。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