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統計局:4月市場銷售繼續好轉 市場活力有所增強
中新網5月15日電 據國家統計局網站消息,國家統計局15日發布4月份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數據,對此國家統計局貿易外經司統計師張敏進行了解讀。
4月份,隨著國內疫情防控形勢持續好轉,企業復商復市進程加快,居民生活秩序穩定有序恢復,特別是在多項促消費政策的帶動下,市場銷售進一步好轉,新興消費勢頭良好,市場活躍度有所增強。
促消費政策效果初步顯現,商品零售和餐飲服務均有改善
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中央和地方密集出臺減稅降費、穩定和促進汽車消費以及發放消費券等多項政策措施,助力消費市場持續改善。4月份,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名義下降7.5%,降幅比3月份收窄8.3個百分點;扣除價格因素,實際下降9.1%,收窄9個百分點。
從消費類型看,商品零售額同比下降4.6%,降幅比3月份收窄7.4個百分點;餐飲收入下降31.1%,大幅收窄15.7個百分點。其中,限額以上單位商品零售額和餐飲收入分別下降1.5%和27.9%,降幅分別比3月份收窄11.4和18.8個百分點。
新興業態持續擴張,消費方式更趨多樣
實物商品網上零售增速繼續加快。疫情防控期間,居民將部分實體店消費轉向“云消費”,網絡購物成為居民消費的重要方式。1—4月份,全國實物商品網上零售額同比增長8.6%,增速比1—3月份加快2.7個百分點;實物商品網上零售額占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比重為24.1%,比上年同期提高5.5個百分點。其中,通過互聯網銷售的吃類和用類商品同比分別增長36.7%和12.4%,增速分別比1—3月份加快4和2.4個百分點;穿類商品同比下降12%,降幅比1—3月份收窄3.1個百分點。國家郵政局數據顯示,當前我國每日快遞量超2億件,已基本恢復至疫情前水平。4月份快遞業務量預計完成62.5億件,同比增長27.0%。
無接觸、自助式零售以及外賣送餐服務更受消費者青睞。1—4月份,限額以上單位超市和倉儲會員店商品零售額同比分別增長3.1%和14.4%,增速分別比1—3月份加快1.2和2.8個百分點。盡管餐飲業受疫情沖擊明顯,但外賣等餐飲服務恢復較快,4月份限額以上住宿和餐飲業企業通過公共網絡實現的餐費收入同比實現兩位數增長,而3月份為同比下降。
多數商品銷售繼續好轉,消費升級類商品明顯改善
4月份,在限額以上單位18個商品零售類值中,10類商品實現同比增長或持平,有16類商品比3月份好轉。
基本生活類商品增勢平穩。4月份,限額以上單位糧油食品類商品零售額同比增長18.2%,繼續保持較快增長;飲料類和日用品類商品零售額同比分別增長12.9%和8.3%,增速分別比3月份加快6.6和8個百分點。
消費升級類商品銷售持續改善。4月份,限額以上單位通訊器材類和文化辦公用品類商品零售額同比分別增長12.2%和6.5%,增速分別比3月份加快5.7和0.4個百分點;體育娛樂用品類和化妝品類商品零售額分別增長11.6%和3.5%,而3月份分別為下降7.1%和11.6%;金銀珠寶類商品下降12.1%,降幅比3月份收窄18個百分點。
汽車類商品銷售明顯改善。面對疫情沖擊,中央和地方出臺多項政策措施,穩定和促進汽車消費,效果逐步顯現。4月份,限額以上單位汽車類商品零售額與上年同月基本持平,而3月份為同比下降18.1%。中國汽車工業協會數據顯示,4月份汽車銷售量同比增長4.4%,環比增長43.5%。中國汽車流通協會數據顯示,4月份乘用車綜合銷售量同比下降5.5%,降幅比3月份大幅收窄34.5個百分點。
居住類商品降幅進一步收窄。4月份,限額以上單位家用電器和音像器材類、家具類和建筑及裝潢材料類商品零售額同比分別下降8.5%、5.4%和5.8%,降幅分別比3月份收窄21.2、17.3和8.1個百分點。
假日消費加快恢復,市場活力有所增強
“五一”期間,全國市場活躍、人氣回升,消費市場加快恢復。據商務部監測,5月1日—5日,重點零售企業日均銷售額比清明假期增長32.1%。文化和旅游部數據顯示,5月1日—5日,全國共計接待國內游客1.15億人次,實現國內旅游收入475.6億元;旅游人次和旅游收入狀況均好于清明假期。
綜合來看,隨著疫情防控形勢向好態勢進一步鞏固,生活秩序有序恢復,各項促消費政策持續發力,前期壓抑的部分消費逐步釋放,4月份市場銷售延續好轉態勢。同時,在疫情防控期間形成的新消費習慣和消費模式進一步鞏固,將有助于促進消費結構優化升級,支撐消費市場長期平穩向好發展。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