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2023年底 我國高價值發明專利擁有量166.5萬件
國務院新聞辦今天(16日)舉行新聞發布會,國家知識產權局副局長胡文輝介紹,我國知識產權擁有量不斷增加。截至2023年底,國內(不含港澳臺)發明專利有效量為401.5萬件,同比增長22.4%,首次超過400萬件。其中,高價值發明專利擁有量166.5萬件,占41.5%,較上年提高1.1個百分點。國內注冊商標有效量為4404.7萬件,同比增長8.4%。
企業創新活動保持活躍。截至2023年底,我國國內擁有有效發明專利的企業達42.7萬家,較上年增加7.2萬家。國內企業擁有有效發明專利290.9萬件,占比增至71.2%,首次超過七成,創新主體地位進一步凸顯。
數字經濟領域創新強勁。按照世界知識產權組織劃分的35個技術領域統計,截至2023年底,我國國內有效發明專利增速前三的技術領域分別為信息技術管理方法、計算機技術和基礎通信程序,分別同比增長59.4%、39.3%和30.8%,遠高于國內平均增長水平,表明我國在數字技術領域保持了較高的創新熱度,為數字經濟高質量發展持續賦能增效。
質押融資普惠力度不斷加大。全年專利商標質押融資登記金額8539.9億元,同比增長75.4%。質押登記項目4.2萬筆,同比增長49.2%。質押金額1000萬元以下的普惠貸款惠及中小微企業2.6萬家,同比增長44%。知識產權質押融資成為企業盤活無形資產,筑造市場優勢,增強創新發展動能的重要措施。
知識產權海外申請平穩向好。全年,中國申請人提交的PCT國際專利申請、海牙外觀設計國際申請、馬德里商標國際注冊申請穩居世界前列。其中,PCT專利申請量與上年基本持平,馬德里商標注冊申請量同比增長6.3%。分析發現,年度PCT國際專利申請量靠前的中國企業與馬德里商標國際注冊申請量靠前的中國企業呈現出高度的一致性,表明中國企業的創新保護意識和品牌保護意識不斷增強,在開拓國際市場時更加注重知識產權的全面布局。(總臺央視記者 王婧 于喬)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