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監管總局:強化監管 促進金融更好服務經濟社會
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1月11日召開新聞發布會,來自北京、上海、安徽等地監管局負責人表示,將全面加強金融監管,更好地服務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
據介紹,2023年各地金融機構普遍加大了對科技、制造業、三農、消費等領域的金融支持。
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安徽監管局局長 覃剛:對標安徽千億斤糧倉戰略,緊抓種子和耕地兩個要害,支持農業全鏈條增值、全產業融合。2023年11月末,安徽十大千億級綠色食品產業貸款和畜禽活體貸較年初分別增長52%、57%。
截至去年11月末,北京地區普惠型企業貸款同比增長27%,貸款利率連續5年下降;四川銀行業金融機構累計向近1.7萬戶科技型企業貸款3241.5億元,較年初增長19.4%,接近半數是中長期貸款或信用貸款。在寧波,截至去年底,消費領域貸款余額接近5700億元,增速達到32.61%,是各項貸款增速的兩倍。
未來,各地監管部門將在加強對實體經濟支持的同時加強監管。
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上海監管局局長 王俊壽:重點是三個防止,防止產業資本在金融領域的無序擴張,防止高管與從業人員“帶病流動”,防止各類“偽創新”由監管背書。通過五位一體監管來呵護和保障金融更好地服務實體經濟。
監管部門還提醒,歲末年初要特別注意防范新型詐騙手段,遠離虛假投資等陷阱。
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北京監管局副局長 孫國棟:要特別警惕各類標榜“低風險、高回報”的投資理財項目,以及打著科技創新、數字藏品、網上跨境證券交易等新概念幌子的非法集資騙局。切勿盲目相信廣告短信、陌生電話、不明網站等非正規途徑信息。
(總臺央視記者 王雷 張軍)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