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住房公積金實施“認房不認貸” 專家稱將釋放部分需求
央廣網北京11月15日消息(記者門庭婷)11月14日,廣州住房公積金管理中心發布關于優化個人住房公積金貸款有關事項的通知。通知中提到,對購買廣州市首套住房的購房人家庭,公積金貸款最低首付款比例為20%。
同時,對無住房貸款(含商業性住房貸款和公積金貸款,下同)記錄或住房貸款記錄已結清,且在廣州市擁有1套住房的購房人家庭,公積金貸款最低首付款比例為30%。對有未結清住房貸款記錄且在廣州市擁有1套住房的購房人家庭,公積金貸款最低首付款比例為40%。
中指研究院華南分院總經理楊紅俠告訴記者,本次廣州發布公積金貸款新政,符合支持居民合理住房需求的政策導向,將進一步促進市場剛性以及改善型需求的有效釋放。
值得關注的是,本次通知明確,家庭名下住房套數以廣州市不動產登記機構提供的《廣州市自然人不動產(土地、房屋類)信息查詢結果》顯示家庭(含所有家庭成員)已擁有住房套數核算。
這意味著只要在廣州無房,再次購房就算首套。值得注意的是,在此之前,一線城市上海、北京先后優化住房公積金貸款套數認定標準,均為“認房不認商貸”。而此次廣州調整后的認定標準是整體“認房不認貸”。
廣東省城規院住房政策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員李宇嘉分析認為,廣州公積金在“認房不認貸”的政策執行上,比商業貸款步子邁得更大一些。只要在本地沒有房屋,就算首套房,公積金貸款比例僅為20%,有1套房但已結清貸款二套房首付比例也僅為30%。步子邁得大,一方面是公積金政策上地方的自主權更大一點,另一方面公積金支持的是繳存職工,更能彰顯民生屬性。
“在購房者對房價和房貸利率、月供比較敏感的情況下,對公積金支持購房的呼聲也越高。但公積金新政能否起到較大的作用,取決于繳存職工能否貸到足夠的額度。在個人和家庭貸款額度有限制的情況下,分別僅為60萬和100萬,在廣州買房大概率還是需要采取組合貸的形式,政策效應可能并沒有那么高。”李宇嘉說。
在李宇嘉看來,真正需要公積金低利率貸款的主要是新市民、年輕人和外來人口,但這部分人群繳存余額少,繳存比例低,很難獲得足額的貸款。總之,需要客觀看待這個政策效果,會釋放一部分需求,但這部分需求的規模不是特別大。廣大特別急于需要買房的新市民、年輕人、外來人口可能獲得不了太多的額度,導致政策的效果可能有限。
根據中指研究院統計數據顯示,截至11月13日,今年各地已出臺公積金相關政策超250條,已有三十余城對于公積金貸款“認房又認貸”標準進行優化,其中超二十城執行公積金“認房不認貸”,多地降低公積金首付比例。優化公積金政策是近兩年各地支持房地產市場發展、促進需求釋放的主要手段之一。各地公積金政策調控力度和節奏主要取決于當地市場表現及公積金使用情況。
短期來看,楊紅俠稱:“各地或將繼續結合自身公積金使用的實際情況因城施策,優化公積金相關政策的城市或繼續擴圍,優化二套房認定標準、降低首付比例、支持商轉公等方式仍是當前各地公積金政策調整的重要方向。”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