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西藏網 > 即時新聞 > 新聞

      水利遺產中的治水智慧——我國4處新入選世界灌溉工程遺產掃描

      發布時間:2023-11-06 14:31:00來源: 新華網

        新華社北京11月5日電 題:水利遺產中的治水智慧——我國4處新入選世界灌溉工程遺產掃描

        新華社記者劉詩平

        安徽七門堰調蓄灌溉系統、江蘇洪澤古灌區、山西霍泉灌溉工程、湖北崇陽縣白霓古堰11月4日成功入選2023年度世界灌溉工程遺產名錄。這些世界灌溉工程遺產有何特別之處?它們展現了先人的哪些治水智慧?

        七門堰:“串蕩連塘”形成海綿型生態調蓄灌溉系統

        七門堰調蓄灌溉系統位于安徽舒城縣境內,最早創建于西漢,兩千多年來持續發揮著灌溉、防洪、防旱作用,目前灌溉農田20萬畝。

        “七門堰灌區地處江淮分水過渡帶,形成獨特的丘崗型濕地形態,這里有1.7萬多個塘、蕩,形成了巨大的蓄水庫。”安徽舒城縣水利局副局長鄧文生說,七門堰工程充分利用濕地形態,串蕩成渠,連塘為蓄,形成功能強大的調蓄機制,起到調蓄洪峰、削減地表徑流、涵養水源等作用。

        七門堰調蓄灌溉系統申報世界灌溉工程遺產技術支撐團隊負責人、浙江水利水電學院教授劉學應說,古人結合特定的地理條件和自然條件,逐步建成“丘崗型濕地調蓄灌溉系統”,這種海綿型生態調蓄系統,具有獨特的技術原理,是灌溉史上極其獨特的灌溉類型。

        洪澤古灌區:水庫型灌溉遺產的杰出代表

        洪澤古灌區位于江蘇淮安市洪澤區境內,自東漢開始引水灌溉,不同時期修建水利設施,灌區延續至今,目前總灌溉面積48.13萬畝。

        中國水利水電科學研究院高級工程師高黎輝介紹,洪澤古灌區的蓄水工程規模宏大,古人為解決施工難題,創造了一批先進的壩工技術。灌區擋水工程洪澤湖大堤的直立條式石工墻與坦坡防浪、閘壩泄洪、三合土防沖等技術,是古人治水智慧的集中體現,為水庫型灌溉遺產的杰出代表。

        “洪澤古灌區內的洪澤湖大堤依然通過攔蓄淮河水發揮著灌溉、防洪、水產養殖等作用。”淮安市洪澤區水利局局長袁安全說,經洪澤湖大堤攔蓄,洪澤湖水域寬廣、湖面遼闊,形成了良好的濕地生態系統和優美的自然景觀,有效改善了區域生態環境。

        霍泉灌溉工程:首個入選遺產的引泉自流灌溉工程

        霍泉灌溉工程位于山西洪洞縣,唐貞觀年間已有記載,經過近1400年發展演變,至今仍發揮著灌溉、供水、生態等功能,目前工程灌溉總面積10.1萬畝。

        洪洞縣霍泉和南垣水利事務中心主任張建中介紹,霍泉灌溉工程在發展演變中建立了集觀泉、蓄泉、引泉、用泉、保泉于一體的開發利用體系,至清代形成完善的工程體系,包括以霍泉為核心的泉源工程、以北霍渠和南霍渠為核心的渠系工程、以分水鐵柵為核心的控制工程、以水磨為核心的水能利用工程。

        中國水科院水利遺產保護重點實驗室主任、水利史研究所所長助理李云鵬說,霍泉灌溉工程是我國首個入選世界灌溉工程遺產的引泉自流灌溉工程,在其歷史上形成并持續沿用嚴格的灌溉用水分配管理制度,稱作“霍泉水法”,并被其他灌區參照制定“霍例水法”,具有非常高的研究和傳承價值。

        白霓古堰:丘陵山區塘堰灌溉工程的代表

        白霓古堰位于湖北崇陽縣境內,包括石枧堰和遠陂堰兩座古堰。史載古堰最早建于五代后唐時期,千余年來發揮著灌溉、防洪、抗旱、供水等作用,灌溉面積約3.5萬畝。

        申遺報告稱,白霓古堰是我國丘陵山區塘堰灌溉工程的代表,也是古代大規模砌石結構水利工程的典型代表。其中最具科技價值的是石枧堰渠首樞紐中排沙底孔的設計,它充分考慮了河流泥沙淤積的因素,在堰壩底部創造性設計了獨特的底孔,用于排沙,是目前所見古代堰壩工程建設中的獨創。

        李云鵬說,白霓古堰的引水砌石堰壩獨具特色,是建造在河床基巖上橫截河道的“矩形”斷面直線型漿砌石堰壩,在古代大型攔河堰壩建設中不常見。

        湖北崇陽縣白霓鎮黨委書記譚其軍說,白霓鎮是湖北省歷史文化名鎮,古堰的修建促進了白霓鎮的興起和繁榮,同時維系了良好的生態,是區域可持續發展的典范工程。

        保護利用:汲取古人治水智慧

        劉學應說,世界灌溉工程遺產蘊含了許多了不起的科技原理,挖掘其中的科學技術,科學保護和利用,對傳承與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意義重大。

        “目前,我國的世界灌溉工程遺產已達34處。這些入選工程遺產類型豐富,涵蓋了大多數傳統灌溉工程類型,還有新疆吐魯番坎兒井等一些非常有代表性和典型性的古代灌溉工程正在申遺的路上。”李云鵬說。

        據調查,全國各地的灌溉工程遺產有400多項。這些灌溉工程的規劃設計往往因地制宜,能較好地處理工程建設與自然環境、社會需求之間的關系,是挖掘研究傳統灌溉科學經驗和治水智慧、為現代水利建設發展提供參考借鑒的直觀范例。

        “我國留存下來的灌溉工程遺產豐富多樣、歷史科技文化價值內涵豐富,見證了中華民族的偉大創造力。”李云鵬說,灌溉工程遺產是“活著”的遺產,利用是最好的保護,應堅持可持續保護理念,延續灌溉生命、保護歷史遺存和工程安全。

      (責編:郭爽)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主站蜘蛛池模板: 精品三级66在线播放| 一级有奶水毛片免费看| 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久久| 伊人免费视频二| 里番acg全彩本子同人视频 | 人人妻人人添人人爽日韩欧美| 边摸边吃奶边做爽免费视频网站| 国产羞羞视频在线播放| 一本大道在线无码一区| 日本理论片午夜论片| 亚洲午夜久久久精品影院| 男孩子和男孩子在一起do| 国产一级在线免费观看| 日本人强jizz多人| 国产麻豆成av人片在线观看| 一级特黄录像在线观看| 日本高清com| 亚洲国产一区二区三区| 男人的天堂在线免费视频| 国产99视频精品草莓免视看| 国产成人三级视频在线观看播放 | 绿茶可约可空降直播软件| 国产成人午夜精华液| 337p人体韩国极品| 天堂网www在线资源网| 中文字幕在线观看第二页| 日韩精品欧美国产精品亚| 亚洲欧美日韩中文字幕在线| 精品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国产国产精品人在线视| 100部毛片免费全部播放完整| 夜夜躁狠狠躁日日躁视频| 一级毛片免费不卡| 无遮挡很污很爽很黄的网站| 么公的又大又深又硬想要| 欧美在线性爱视频| 亚洲狠狠婷婷综合久久蜜芽| 男女混合的群应该取什么名字| 古代级a毛片在线| 色综合久久88色综合天天| 国产成人精品免费直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