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農村部:今年大豆面積穩中有增 連續兩年穩定在1.5億畝以上
央廣網北京10月23日消息(記者王晶)10月23日,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舉行新聞發布會,介紹2023年前三季度農業農村經濟運行情況。
農業農村部種植業管理司司長潘文博在會上表示,提高大豆油料自給率是確保糧食和重要農產品穩定安全供給的重要任務。去年,國家啟動實施大豆油料產能提升工程,取得明顯成效。今年中央一號文件明確提出,加力擴種大豆油料。年初,農業農村部制定了“兩擴兩提”目標,“擴大豆、擴油料、提單產、提品質”,將大豆油料生產目標納入了糧食安全黨政同責考核內容,攻堅克難擴面積、千方百計提單產。今年大豆油料擴種成果鞏固,再補充幾點情況。
第一,夏油獲得豐收。今年中央財政安排15億元專項資金,支持長江流域利用冬閑田擴種冬油菜。各地千方百計挖掘潛力,夏收油菜籽面積、產量實現雙增,預計冬油菜面積超過1億畝,產量達到1450萬噸以上,面積和產量均創新高。
第二,大豆面積穩中有增。春播前國家及時出臺支持大豆生產10條政策措施,形成了補貼、保險、收儲協同發力的一套政策“組合拳”。各地抓好政策宣傳貫徹落實,千方百計調動農民積極性,穩住了大豆面積。同時,加大對大豆玉米帶狀復合種植的支持力度,今年示范面積達到2000萬畝,比去年增加500萬畝左右。在去年大豆面積大幅度增加的基礎上,今年大豆面積穩中有增,連續兩年穩定在1.5億畝以上。
第三,大豆大面積單產提升成效初顯。今年農業農村部啟動實施了糧油等主要作物大面積單產提升行動,按照“急抓1年、緊抓3年、續抓5年、長抓10年”的工作擺布,長短結合,制定印發了大豆單產提升三年行動具體方案,聚焦100個大豆主產縣,重點推廣耐密品種、高性能播種機,集成配套高產栽培技術,整建制推進單產提升。主產縣反映,今年單產提升示范區大豆種植密度每畝普遍增加800-1000株,高產田塊密度達到了2.4萬,美國、巴西、阿根廷的密度在2.3至2.5萬。按照3株一兩豆測算,畝均增產30斤左右。100個主產縣單產提升對總產增產的貢獻超過了70%,特別是今年重點推廣高油高產大豆品種,大豆品質明顯提升,大豆品種結構也得到了優化。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