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啟動青年就業服務攻堅行動
央廣網北京7月24日消息 據北京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消息,北京全市范圍將集中開展離校未就業高校畢業生等青年服務攻堅行動。
據悉,此次行動開展時間為2023年7月至12月,服務對象為2023屆離校未就業高校畢業生;在全市各級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門登記的失業青年(包括往屆未就業高校畢業生和16-24歲失業青年)。
北京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表示,將采取若干措施促進青年就業。集中發布就業服務信息。市、區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門要廣泛運用各種媒介,發出《逐夢青春就業啟航——致2023屆畢業生的一封信》,集中推介公共就業服務相關內容。重點亮出“四個一”,即一份公共就業人才服務機構、檔案管理服務機構等名錄,一張就業創業、人才引進、檔案轉遞等服務清單,一份公共招聘網站、優質人力資源服務機構等招聘名錄,一批求職登記、失業登記服務平臺等求助途徑,為未就業畢業生等青年提供求職指引和便利。
迅速建立完善實名臺賬。7月底前,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將對接市教委,全面獲取北京生源離校未就業畢業生信息,經與公安、民政、殘聯以及社保等系統比對數據后,建立2023年實名制畢業生數據庫。
全面落實實名就業服務。市、區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門要依托失業青年實名臺賬及畢業生實名制系統,對北京生源離校未就業畢業生等青年開展集中幫扶,針對性提供就業創業服務。對有就業意愿的,至少提供1次政策宣介、1次職業指導、3次崗位推介、1次技能培訓或就業見習機會。對有創業意愿的,提供項目、資金等支持,并推動創業孵化基地按一定比例向他們免費開放。對未就業畢業生等青年就業狀態和服務提供等發生變化的,要在失業青年實名臺賬及畢業生實名制系統中及時記載、動態更新。
組織實施就業困難幫扶。各區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門要將北京市有就業意愿的困難家庭畢業生和長期失業青年作為重點幫扶對象。按照《關于做好北京市離校未就業困難家庭(個人)高校畢業生就業創業幫扶工作的通知》(京人社畢發〔2022〕37號)要求,為有就業意愿的困難家庭畢業生落實“1131”(提供1次職業指導,推薦至少1個見習崗位,推薦至少3個就業崗位,推薦至少1次職業技能培訓或創業培訓)幫扶措施,實施“一人一檔”、“一生一策”精準幫扶;為長期失業青年提供精細化公共就業服務,組織黨員干部、服務機構開展結對幫扶。發揮就業服務專員網格化優勢,為長期失業青年提供實踐引導、職業指導、就業援助,將他們請出家門,更多與社會接觸交往,激發就業內生動力。對通過市場渠道難以就業的,運用公益性崗位予以安置。
大力推進政策落實落地。市、區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門要持續更新畢業生等青年就業創業政策清單,明確政策內容、補貼標準、申請流程等,打捆打包推送用人單位及未就業畢業生等青年。要按月將本地企業新增參保人員信息等與實名數據進行比對,及時鎖定政策對象,變“人找政策”為“政策找人”。
高頻舉辦就業招聘活動。市、區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門要發動全市企事業單位積極參加百日千萬招聘專項行動等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主題招聘活動,深入開展“2023年暑期北京地區畢業生就業服務月活動”“2024年北京地區高校畢業生就業服務季活動”,積極落實“10+N”公共就業服務專項活動安排,加密線上線下招聘,豐富行業企業專業專場、直播帶崗等特色招聘,做到周周有招聘、時時有崗位。
持續優化就業服務舉措。各區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門要將專業就業服務力量下沉,統籌利用基層平臺、社區網點等資源,推行15分鐘就業服務圈,推進“家門口”就業服務站,提高未就業高校畢業生和失業青年對就業服務的感知度。市、區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門要將就業服務與數字技術深度融合,加快推進線上線下一體服務,依托“北京畢業生就業創業服務平臺”,“好工作”“就業在北京”微信公眾號以及各區網站等線上平臺,提供招聘求職、政策咨詢、職業指導、創業輔導等在線服務,更加便利未就業畢業生等青年享受服務。要組織各級各類人力資源服務機構廣泛參與,為未就業畢業生等青年提供多元化、專業化就業服務。
實施專項技能提升行動。將有培訓意愿的高校畢業生等青年全部納入職業培訓服務范圍,對北京市城鄉未繼續升學的初高中畢業生等青年群體開展就業技能培訓、勞動預備制培訓、創業啟航培訓和企業新型學徒培訓。針對青年就業困難原因和求職能力短板,開展青年求職能力實訓營項目,幫助失業青年提高求職能力。鼓勵面向青年開展新興產業、智能制造、現代服務業等領域分層分類的職業技能培訓。廣泛動員青年參加世界技能大賽、全國職業技能大賽、北京市職業技能競賽和各行業職業技能競賽等賽事活動,引導青年走技能成才之路。
實施就業權益護航行動。持續開展清理整頓人力資源市場秩序專項行動,查處虛假和違法招聘信息,為青年求職就業提供良好市場環境。暢通線上線下舉報投訴渠道,及時受理和查處用人單位、人力資源服務機構以及勞務派遣單位違法招用工行為。開展普法宣傳,靈活運用網站、新聞媒體、宣傳視頻等載體,通過服務普法、以案釋法、進校送法等方式,增強高校畢業生等青年法律意識。
廣泛開展就業宣傳引導。市、區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門要充分利用電視、互聯網等各類媒體平臺,開展形式多樣、內容豐富的宣傳活動,讓未就業畢業生等青年了解促進就業創業的政策措施,感受黨和國家的關心重視。強化典型引導,組織青年就業典型宣傳,各區要至少推出1位服務重大戰略、投身生產一線、主動創業創新、扎根城鄉基層的青年典型,廣泛宣傳他們在平凡崗位上實干奮斗的先進事跡,全方位展示新時代青年人就業創業的精神風貌,引導未就業畢業生等青年從實際出發選擇職業和工作崗位,多渠道實現就業創業、建功立業。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