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村支書上講臺曬美麗鄉村“致富經”
原標題:“小切口”展示首都“三農”事業發展成就,村支書分享薈舉辦
村支書上講臺曬美麗鄉村“致富經”
冬春磨礪皆為序章,五月初夏向陽生長。灑滿陽光的雁棲湖畔,基層鄉鎮和村黨組織書記代表,從北京四面八方趕來,共話鄉村振興發展成果,共繪首都“三農”美好未來。
日前,北京市抓黨建促鄉村振興村支書分享薈舉辦。16位優秀鎮村書記代表上講臺,說變化、談經驗、鼓士氣,曬美麗鄉村建設的“致富經”,“小切口”展示首都“三農”事業發展成就,呈現了一場“京”彩紛呈、“農”味十足的視聽盛宴。
說變化 挺直腰桿子講述美麗新農村
聚光燈下,村支書是主角。分享薈設置了“黨建引領”“科技賦能”“紅色驅動”“人才聚力”四個專題,16位基層黨組織負責人先后登上主講臺,個個都把腰桿子挺得板直、聲音洪亮。讓老百姓過上好日子就是底氣。
第一個發言的村黨支部書記邢衛兵來自門頭溝炭廠村。這里因燒制御用木炭得名,隨著燒炭業逐步退出,加上地理位置偏、交通不便,一度成為當地為數不多的低收入村。近年來,村里走出了一條“告別黑色、傳承紅色、發展綠色、建設灰色、堅守藍色、增加白色、延續古色”的“七彩”致富路,集體年收入破千萬,村民月月有工資、戶戶有收入,低收入戶“清零”。
位于平谷區東南部的紅色山村——南山村也迎來了新變化。這里探索創新“平急兩用”模式,盤活閑置房屋,補齊村莊基礎設施,既注重保留鄉村肌理,又注重植入安全元素,建起新型鄉村。“今年我們還將有序推動房屋收儲及市政基礎設施建設,預計10月就能完成試點建設。項目建成后,對產業形成和村集體經濟壯大都有幫助!”村黨支部書記夏井良分享喜訊。
蝶變不僅發生在京郊鄉村,毗鄰CBD的朝陽高井村也描繪出了“強村富民”的美麗鄉村新畫卷。“別看我們西鄰CBD、東接中國傳媒大學,但過去,村里一度只能靠租地租房的‘瓦片經濟’維持運轉。”村黨總支書記莊虔春說,在“減”字上轉型、“富”字上創新,高井村把傳媒大學的教授導師團請進來,探索美麗鄉村“政產學研”合作新模式,建成兩大產業園區,村集體經濟從2004年總產值4億多元增長至2022年總產值78億元,集體總收入從1135萬元增至7861萬元,翻了好幾番。
這樣激動人心的變化在京華大地并不罕見。在這場分享薈上,能“觸摸”到“建設什么樣的鄉村、怎樣建設鄉村”的首善實踐——有的依托山水資源轉型發展,有的靠體制改革壯大集體經濟,有的挖掘紅色歷史文化彎道超車,也有的以科技和人才優勢增收致富……具有首都特點的鄉村振興之路越走越寬。
談經驗 堅持黨建引領讓支部強起來
辦好農村的事情,實現鄉村振興,關鍵在黨。美麗鄉村故事里,“黨建引領”是高頻詞,更是關鍵詞。無論鄉村發展方式路徑是什么,都離不開黨建的引領作用。
強黨建,村干部要沖在前、作表率。“村看村,戶看戶,村民看干部。”密云套里村黨支部書記何秀玲打上任以來就堅持從“兩委”抓起,讓村干部根據自己擅長認領工作職責,還要簽訂責任書,實行年初公開承諾、年底履職考核。
2022年,村里借勢“密云先鋒”,落實黨員“1+10”聯系服務群眾工作機制,實現聯系服務群眾全覆蓋。創城、疫情防控等村里的大事小情,村“兩委”都要打頭陣、當標桿。
“村民的眼睛是雪亮的,大家越來越信任我們。”何秀玲一臉自豪。在黨支部帶領下,套里村村風正、民心齊,蔬菜產業高質量發展,村莊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有序,鄉村治理有效,村民安居樂業。
組織興則鄉村興,黨建強則鄉村強。在黨支部這個“火車頭”帶領下,村民們日子越來越紅火。順義后橋村用科技澆灌“菜園子”,蹚出了一條“集體主導、科技賦能、共同致富”的新路子;平谷東樊各莊村搭上農業中關村科技“快車”,通過院校助力、村民齊參與,凝心聚力共謀新農村發展藍圖;《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詞曲創作地,房山堂上村過去以犧牲環境為代價吃“資源飯”,如今捧上了紅色旅游“飯碗”……全市集體經濟薄弱村全部“消薄”,農村集體資產總額超萬億元。
鼓士氣 爭做鄉村振興路上“追夢人”
當全市第一批34個抓黨建促鄉村振興示范村名單宣讀完畢,現場響起熱烈的掌聲。名單上的都是黨建創新、引領發展、治理服務等方面的典型。
典型引路,示范帶動,讓大家學有榜樣、干有標桿,分享薈成了“大比武、大學習”,人人爭做鄉村振興路上“追夢人”。
昌平仙人洞村,突出支部引領、黨員帶頭、能人帶動、村民參與,經過近十年的整治改造,發生了可喜的變化,相繼獲得國家級“一村一品示范村”“旅游重點村”“美麗休閑鄉村”等多項榮譽。村黨支部書記張立英立志繼續擼起袖子加油干,挑起“振興大梁”,當好“施工隊長”,帶領黨員干部畫出一幅讓人吃得放心、住得暖心、玩得舒心的京郊美麗“山居圖”,為鄉村振興北京畫卷著墨添彩。
臺上的村支書“傳經送寶”不藏私,臺下的村支書認真記錄找差距。“很受啟發、很受鼓舞、很受感動。”一天下來,延慶孔化營村黨支部書記梁志鑫收獲滿滿,一連用三個“很”表達感受。分享薈干貨滿滿,先進案例分享、黨建專家點評,讓每位基層黨組織代表如飲甘霖,對抓黨建促鄉村振興抓什么、怎么抓有了更清晰的認知。
“這次全市村支書分享薈,既是一次工作上的創新,也是一次實踐探索。”市委組織部有關負責人說,抓黨建促鄉村振興工作永遠在路上。要以開展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主題教育為契機,學習好、運用好“千萬工程”經驗,踔厲奮發,勇毅前行,以更高標準、更大力度、更實舉措開創鄉村振興新局面。
分享薈結束已近黃昏,晚霞染紅了天際,美麗鄉村建設新曲正酣。服務新時代首都發展大局,堅持走大城市帶動大京郊、大京郊服務大城市的鄉村振興之路,基層黨組織帶頭人闊步向前,信心滿懷。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