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藥谷”百花齊放
春天里,北京南六環外,永興河濕地公園百花齊放。河畔,被譽為“中國藥谷”的大興生物醫藥產業基地同樣生機勃勃。截至目前,這里已入駐6000多家企業。2023年一季度,生物醫藥產業智慧化平臺初具雛形,六大特色產業園區建設速度也進一步加快。
政策利好呈現“萬紫千紅”
從長安街驅車來到大興生物醫藥產業基地,只用了半個多小時。這里雖然地處南六環外,但交通便利,周邊有2條高速路、2個地鐵站,距離北京大興國際機場也只有半小時車程。
歷經20年發展,大興生物醫藥產業基地落戶企業中不乏世界五百強和中華老字號。一處處創新研發中心、醫藥企業,如同“中國藥谷”里一朵朵盛開的花,讓園區的產業面貌萬紫千紅——目前在研產品232個,一類新藥和國家創新醫療器械近百個,多個新品獲得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等國家級獎項。
去年年底,園區入駐企業華科精準(北京)醫療科技有限公司宣布獲得近3億元D輪融資,這是市場對華科精準創新活力和發展前景的認可。該公司相關負責人表示,榮光背后,離不開“中國藥谷”的政策利好以及“管家式”服務。
作為中關村唯一冠名生物醫藥產業的專屬園區,“中國藥谷”把“填補國內空白、打破國際壟斷”作為發展目標,6000余家企業與管委會一同發力,眾人拾柴火焰高;這里還有12個國家級監管機構和科研院所,以及120個各類服務平臺,助力一批又一批高水平創新產品走向全國。
兩業融合激發“土壤活力”
兩年前的春天,大興生物醫藥產業基地街區控規獲得市政府批復,在現有13.4平方公里的基礎上,擴區9.1平方公里,規劃確定了22.5平方公里的新版圖。這珍貴的“土地增量”是對生命健康領域發展前景的信心和決心,更是對“中國藥谷”的信任和期待。
按照相關規劃,擴區部分的土地將用于首都醫科大學新校址、臨床研究型醫院和首都醫學創新中心、重大產業項目及生活服務配套設施建設。完成擴區后,“中國藥谷”將通過搭建數字化平臺,推動先進制造業和現代服務業深度融合,讓園區創新創業的土壤更具活力。
由拜爾貝克投資建設的北京生物信息智算中心項目,可以助力“中國藥谷”在靶點發現、新藥篩選方面提升效能。這個已經初具雛形的生物醫藥產業智慧化平臺建成后,將依托清華人工智能產業研究院,為醫院和科研機構提供高標準、規范化的智慧化專業服務。
此外,“中國藥谷”還將加快數字化智慧診療體系布局,加速產業融合。目前園區內已有12家CNAS實驗室,6家第三方醫學實驗室。
“六園疊加”建設特色花圃
生命健康是大興區重點打造的三個千億級產業集群之一。今年一季度,除已建成的中關村醫療器械園外,“中國藥谷”內的細胞基因治療產業園、北京國際核酸藥物產業園、清控醫工融合創新產業園、首都醫科大學科技園、中醫藥成果轉化產業園等特色產業園區全部按下施工“快進鍵”。
中關村藥谷生物產業研究院負責人表示,規劃建設六大特色產業園的目的,就是要瞄準醫藥創新前沿“搶灘登陸”,搶占生物醫藥產業的特色賽道,提供特色服務,聚集特優人才,出臺特殊政策,形成更大的產業規模。這就好比給“中國藥谷”內增加特色花圃,讓那些名優品種花朵更加鮮艷。
“我們有信心通過釋放‘六園疊加’效應,助推‘中國藥谷’建設邁上新臺階。”大興生物醫藥產業基地相關負責人說,通過實施“揭榜掛帥”項目,僅北京國際核酸藥物產業園就已吸引2位院士和15位國家杰出青年人才。基地管委會將持續與園區內科研院所、服務平臺、領軍人才密切合作,為產業發展提供源源不斷的內生動力,助力“中國藥谷”邁向全國乃至全球醫藥健康產業發展高地。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