豐臺區啟動“百名村醫”培育工作
“基層是醫生磨煉的最好舞臺,也是培養全科醫生最好的舞臺,基層衛生站和三甲醫院一樣可以出‘大家’!”近日,豐臺區邀請中國科學院院士仝小林為全區49家農村社區站的百余名基層醫師授課,標志著豐臺區“百名村醫”培育工作正式啟動,將進一步推動基層醫護人才隊伍建設,筑牢基層衛生網底。
農村社區站是基本醫療衛生服務的“最后一公里”,擔負著群眾“健康守門人”的職責。北京青年報記者從豐臺區醫療保障局了解到,針對基層醫療隊伍普遍存在的醫療服務能力弱、醫保基金使用效率低等情況,豐臺區在去年重要民生實事“村級衛生機構‘雙提升’”工作基礎上,自2023年起開展“百名村醫”工程,持續加強對村級衛生機構的幫扶力度,面向全區百名村醫開展系統培訓,即是其中的重要一環。
據介紹,“百名村醫”培育工作從3月起開始,將貫穿全年常態化開展。豐臺區醫療保障局、衛生健康委、農業農村局及有關街鎮多部門聯合行動,面向全區農村社區站醫務工作者分主題展開培訓。培訓內容以中醫藥治療慢性病、常見病、多發病以及相關醫保政策為主,邀請北京中醫藥大學東方醫院、同仁堂中醫院等專家授課,通過理論學習、觀摩實訓、帶教傳承等多種形式開展,切實提高農村社區站的醫療服務能力水平。
首講培訓會上,仝小林院士以“談基層醫生之培養”為題,從中醫藥在流行性出血熱等急性傳染病防治過程中取得的明顯成效講起,深入淺出地講解了西醫精確檢驗和中醫特色療法的結合療法。“培訓實用性、指導性高,對我們實際工作很有意義。”新發地村社區衛生服務站的負責人王廷海聆聽完培訓后表示,平時衛生服務站接觸高血壓、糖尿病等慢性病患者較多,仝院士有針對性地講解了糖尿病中醫治療方法,恰好是社區全科大夫最需要學習提升的。
“我們通過日常工作和調研發現,農村地區、河西地區參保群眾就醫用藥需求多,對周邊的農村社區站依賴性非常高,這也是我們開展‘百名村醫’培育工作的初衷,希望能切實提升農村社區衛生站的診療能力。”豐臺區醫療保障局相關負責人表示,作為豐臺區重點“折子工程”,“百名村醫”培育工作既是加快補齊公共服務短板的醫保扶農精品工程,也是豐臺區改善區域發展軟環境,提升豐臺區域發展綜合競爭力,在“健康豐臺”建設領域實現“倍增追趕”的重要舉措。豐臺區將以“百名村醫”培育工作為契機,發揮中醫藥“簡、便、驗、廉”的特色優勢和醫保的基礎性、引導性作用,推進醫保、醫療、醫藥“三醫聯動”,培養一支本土化、愛農村、懂醫保、會中醫的鄉村醫生“后備軍”,為農村地區高質量發展提供衛生人才支撐。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