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州七星關:保障群眾就醫需求
“血壓有點高,每天要按時吃藥,控制飲食,吃清淡些。”在貴州省畢節市七星關區青龍街道金鐘社區里,社區醫生陳倩一邊為老人做檢查,一邊詢問老人的身體情況,并提供醫療建議。
青龍街道金鐘社區醫生陳倩為社區居民測血糖 (央廣網發 周海東 攝)
“相較往常,老年群體的就診人數明顯上升。”陳倩說,近段時間,衛生室接診人數增加,主要都是來看呼吸系統的。平時她除了坐診和接診,還要到村民家中走訪,隨時掌握村民尤其是患有糖尿病、高血壓等基礎病老年人的身體情況;同時,微信和電話都是24小時開通,保證村民出現緊急情況能隨時聯系,及時就診。
隨著新型冠狀病毒感染正式實施“乙類乙管”,醫院急診患者中的老年人數量猛增,對醫院和醫護人員來說,都面臨極大的壓力和挑戰。
“目前衛生院及轄區村衛生室不論是藥物還是人員設備,都基本能夠滿足病人所需。”張超是小壩衛生院院長,據他介紹,近段時間,衛生院的日接診量激增,多的時候達到700多人。患者不斷增多,衛生院全面統籌協調院內的一切資源,盡力保障救治每一個患者,全力以赴解決人民群眾的就醫困難問題。
小壩衛生院藥物儲備充足 (央廣網發 周海東 攝)
同時,衛生院還組織村醫對轄區內的老年人、孕產婦等重點人群進行走訪、摸排,動態觀察這類重點人群的情況。120車輛和醫護人員24小時值班在崗,確保一有緊急就醫需求,能第一時間調度。
青龍街道金鐘社區醫生到社區重點人群家里走訪 (央廣網發 周海東 攝)
如今春節臨近,新一輪的壓力和挑戰隨之而來,面對新的疫情形勢,七星關區將加強防治和救治能力建設,擴充醫療資源、強化重點物資儲備供應,保障群眾就醫用藥;暢通村衛生室和專門醫療機構的雙向轉診機制,分區、分片為群眾提供醫療救治和重癥轉診服務。同時,基層醫護人員加大巡診力度,推動疫苗接種,進一步提高群眾尤其是老年人新冠病毒疫苗接種率,切實提高農村見醫率、見藥率和見干率,構建起通達順暢的醫療救助防線,確保群眾能夠健康過年,安心過年。(周海東)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