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條舉措推進創業安徽建設
對獲得中國專利金獎、銀獎、優秀獎的單位,省分別一次性給予獎勵;對在創業安徽大賽中獲獎企業落戶安徽的給予最高100萬元獎勵等落地支持政策;開展“百萬大學生興皖”行動,引導省內企業每年開發不少于60萬個高質量就業崗位……
1月9日,記者從省人社廳獲悉,省人社廳、省發改委等11個部門聯合出臺《發揮科技服務業作用積極推進創業安徽建設若干政策》(以下簡稱《政策》),從研發設計等六個維度,提出十條政策舉措,營造有利于科技型中小微企業成長的良好環境,積極推進創業安徽建設高質量發展,力爭到2025年全省高新技術企業和科技型中小企業數量突破3萬家。
優化研發設計服務
《政策》明確,賦予技術轉移機構成果轉化職能,機構中接受過專業培訓的技術經理人、技術經紀人不低于70%。實施科技人員“雙聘制”,允許企業高端人才到高校擔任“產業教授”、高校科研人員到企業擔任“科技副總”,開展成果轉化工作。開展技術轉移轉化專業技術人員職稱評審。
支持創新主體開展高價值發明專利培育,鼓勵使用知識產權質押方式融資,推動知識產權轉化運用。對獲得中國專利金獎、銀獎、優秀獎的單位,省分別一次性給予100萬元、50萬元、20萬元獎勵。對獲得中國外觀設計金獎、銀獎、優秀獎的單位,省分別一次性給予100萬元、50萬元、20萬元獎勵。
搭建公共技術服務橋梁
《政策》指出,完善產業技術基礎體系,指導建設一批基礎性、先進性、權威性、公益性的產業技術基礎公共服務平臺。圍繞省主導產業集群集聚發展,鼓勵科研院所、領軍企業、在皖高校利用相關資源建設面向產業的公共技術服務平臺,降低企業研發成本與風險,助力主導產業做實做強做優。
遴選認定一批省級創業研究院(省級公共技術服務平臺),按照規定最高給予50萬元補助。支持屬地政府對向公共服務平臺購買服務的科技型中小企業,按核定的實際發生費用給予50%的補貼,單個企業年補貼金額不超過10萬元。
加強創業孵化器建設
《政策》明確,依托“科大硅谷”,建設量子信息、人工智能、生物醫藥、空天信息等專業孵化器,聚焦新技術、新產業、新業態和新模式等領域,每年招引一批青年科技人才創新創業團隊,納入省新興產業天使基金群支持范圍,賦予人才團隊領頭人“自主薦才”權。
按照達標即準原則,支持建設省級科技企業孵化器和眾創空間,省級科技企業孵化器、眾創空間認定備案實行常態化受理。支持高校建設一批省級大學生創業創新示范基地,每個基地給予120萬元支持。
深入實施企業技術創新能力提升行動,到2025年全省高新技術企業和科技型中小企業數量突破3萬家。發揮科技服務業企業在創業安徽大賽中的作用,對在創業安徽大賽中獲獎企業落戶安徽的給予最高100萬元獎勵等落地支持政策。
強化人力資源支撐
發揮“畝均論英雄”改革的牽引作用,支持各地圍繞當地主導產業,定向招引產業發展人才,派駐到畝均效益A、B類企業,著力解決科技企業和畝均效益好的企業高層次人才和專業人才引進難題。
開展“百萬大學生興皖”行動,引導省內企業每年開發不少于60萬個高質量就業崗位,國有企業年度招聘計劃安排面向應屆高校畢業生的就業崗位不低于50%。
在列入各市重點產業目錄領域工作、無自有住房的博士、碩士和本科畢業生,3年內可免費租住人才公寓或國有租賃公司房源,自行租住的分別按照不低于每年2.5萬元、1.5萬元、1萬元標準給予補貼。(合肥通客戶端-合報全媒體記者 周洪)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