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夏工業經濟高質量發展步履堅實
12月28日,記者從寧夏黨委十三屆三次全會暨黨委經濟工作會議第二場新聞發布會上獲悉,今年以來,面對復雜形勢和嚴峻挑戰,特別是需求緊縮、供給沖擊、預期轉弱的三重壓力,我區統籌疫情防控和工業經濟運行,扎實推進穩增長、調結構、轉方式、增動能等各項工作任務,全區工業經濟高質量發展步履堅實。
我區把穩增長作為首要任務,強化政策驅動、機制推動、項目拉動,堅決打好穩保促“七場戰役”,及時出臺落實工業穩增長“36條”、支持“六新”產業高質量發展實施方案等硬核措施,確保政策直達。建立“4455”包抓機制,緊盯重點地區、重點企業、重點項目,加強服務協調保障力度,100戶重點企業總產值增速保持在30%以上,重點項目新增產值達525億元。1月至11月,全區規模以上工業投資同比增長23.6%,其中制造業投資同比增長33.2%。
我區堅持抓實體經濟壯大,把構建現代化產業體系作為重要職責,健全包抓機制,推動全區形成大抓產業高質量發展合力。新型材料勢頭強勁,清潔能源全鏈推進,裝備制造邁向高端,數字信息快速壯大,現代化工穩步提升,輕工紡織提質增效,一大批高質量項目相繼投產,一批延鏈補鏈壯鏈項目相繼落地開工,產業“鏈”式推進、集群發展,產業層級明顯提升。
“堅持把轉變發展方式作為關鍵抓手,加快推動產業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發展。”自治區工業和信息化廳相關負責人介紹,我區堅持技術創新引領,堅決打好關鍵技術攻堅戰,新增技術性成果60余項,貢獻產值3.2億元;深入實施產業基礎再造工程,推動100個重點技改項目建成投產,全區制造業行業領先示范企業(產品)達到62家(個),產業發展的筋骨更強。產業數字化和數字產業化加速推進,全區智能工廠、數字化車間達到101個,算力質效指數居全國第四,數據中心產業發展指數位居西部第一。累計創建綠色工廠86家、綠色園區12個、綠色產品21個。
為推動市場主體健康成長,我區積極協調解決信貸融資、人才引育、項目資金爭取等企業發展難題,幫助企業融資超過70億元,面向青年提供就業崗位2萬余個,無分歧賬款化解率達100%,我區減輕企業負擔、促進中小企業發展經驗做法在全國推廣。今年新增升規企業120戶,累計培育專精特新中小企業達516戶,國家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達34戶。
2023年,我區將聚焦高質量發展主題,深入實施新型工業強區計劃,加快培育新的增長點增長極,加快構建現代化產業體系,促進工業經濟實現質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長。(記者 丁建峰)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