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成立醫藥物資應急保障專班
近幾天,部分北京地區居民通過京東、阿里健康大藥房海外店、藥兜網等平臺買到了急需藥品。隨著市場對新冠病毒防治藥物的需求進一步提高,本市成立了以市市場監管局、市商務局、市發改委、市經信局、市衛健委等為成員單位的市醫藥物資應急保障專班,全力保障醫藥物資用品供應,同時加快緊缺藥品由生產向批發、零售環節流轉,打通藥品供應的“最后一公里”。
藥兜國際作為目前北京地區唯一同時擁有跨境電商銷售醫藥試點以及倉儲物流服務第三方企業雙資質的公司,從12月8日起,正式開展首都地區緊缺藥品專項保供活動。“8日當天我們完成了這批藥品的通關手續,9日開始承接所有用戶訂單,10日部分訂單已經開始觸達用戶家庭,讓老百姓拿到急需的防疫藥品。”藥兜國際負責人吳嘯介紹,藥兜國際根據過往經驗,不斷完善藥品運營方案,提前梳理藥品進庫及出庫流程,合理分配庫內人員資源開展裝運打包工作。在保供期間,全體員工靈活調用500余人,馬不停蹄對接跟進訂單打包出庫工作。在接到訂單后,第一時間啟動揀選、復核、打包、分發,確保藥品在48小時內發貨。吳嘯表示,3天時間內,藥兜國際完成了這批藥品的基礎保障工作,觸達了50余萬個家庭,解決了一部分用戶的緊急用藥需求。
與此同時,阿里健康作為阿里巴巴集團在大健康領域的旗艦平臺,在接到疫情藥品保障工作任務后3個小時內,搭建完成了急需藥品的購買鏈路。
記者從市藥監局了解到,根據市政府的工作要求,本市成立了以市市場監管局、市商務局、市發改委、市經信局、市衛健委等為成員單位的市醫藥物資應急保障專班,專班辦公室設在市藥監局,為批發企業協調物流運輸、打通各種渠道,全力以赴保障批發企業可以拿到貨、運好貨,送到零售企業。結合解熱鎮痛類藥品國際采購建議清單,本市協調組織電商平臺開展國際采購,并在全國范圍內調配貨源,全力保障醫藥物資用品供應。同時協調本市防控藥品生產企業與經營企業及醫院對接,開通“綠色通道”,加快緊缺藥品由生產向批發、零售環節流轉,打通藥品供應的“最后一公里”。
藥房不光抓藥還重心理疏導
這些天,位于朝陽區建外SOHO的北京同仁堂健康施小墨中醫館早晨剛一開門,就有顧客前來買藥。面對面帶焦慮、著急買藥的顧客,店長鄧爽都會耐心開解,提出購藥建議,甚至為顧客進行心理疏導和撫慰,“建議您適量備藥,備上兩盒就差不多了。像連花清瘟、感冒沖劑、感冒靈,這幾種藥不能同時服用,也沒必要過量囤藥,買一種就行。”
晚上9時,中醫館依然燈火通明。“以前都是晚上7點結束營業,但這段時間光是‘防疫方’一天就能賣出五六千服,藥店抓藥的工作量驟增了15倍左右。藥店關門后,工作人員還要加班加點為線上下單的顧客抓藥,有時候一直到半夜12點才能完工。”鄧爽介紹,藥店的司機師傅每天要跑七八個點位,給一些購藥量大的單位和堅守在防疫一線的人員送藥上門。
接到記者采訪電話時,北京同仁堂健康公主墳店店長王御林剛剛開車從位于東六環的倉庫趕回店內。“店里的金銀花和西洋參片不夠了,但是物流明天才能配送補貨。不能讓有需求的顧客等著,我就自己開車跑一趟。”王御林說,最近,像金銀花、板藍根、菊花、西洋參等清熱生津、清熱解毒類草藥需求量非常大,他時常親自跑去倉庫拿藥。
“我陽了!怎么辦啊?我現在很著急、很害怕。”王御林的手機里,6個微信群不停有新消息蹦出。為了便于購藥顧客尋醫問藥,藥店開通了6個24小時尋醫問藥微信群,將藥師、店長、護士都拉入群內,在線答疑解惑,同時還安撫顧客焦慮心情,給出營養健康方面的指導,盡量讓顧客消除恐懼。
據介紹,為方便患者用藥及就醫咨詢,北京同仁堂健康門店各中醫館同步開啟了24小時藥品銷售人員專業咨詢通道及中醫師醫療咨詢通道。
藥店提醒顧客,除了連花清瘟外,感冒清熱顆粒、通宣理肺口服液、時疫清瘟丸、板藍根、銀翹解毒片、藿香正氣、清瘟解毒片、加味感冒丸、桑菊感冒片、連翹敗毒等眾多藥品均有相應治療效果。不過,特別需要注意的是,相同藥效的藥物不要疊加使用,只選一種即可,以免出現藥物過量風險。
特別提醒
居家結束后重點部位應消毒
居家期間,陽性家庭成員之間可能互相傳染,造成重復感染嗎?居家結束后,該怎樣給居室進行消毒?北京急救中心主任醫師、中國醫院協會急救中心(站)分會秘書長陳志日前提醒,抗原自測連續3天陰性的康復患者,一般可不再單獨居住。結束居家后,要對馬桶、洗臉盆等重點部位使用酒精或含氯消毒液進行消毒。
陳志介紹,隔離期間,感染者要單獨居住,留在自己房間內,關上房門,避免與同住人面對面接觸。如果需要在同住人在場的情況下離開房間,須正確佩戴N95、KN95口罩,開門取物,避免面對面接觸。可在隔離房間門口放一把椅子,將傳遞物品放到椅子上,避免面對面接觸。
感染者進入家中公共區域應規范佩戴N95口罩。感染者與同住人員保持分餐制,不要共同進餐。如沒有單獨使用衛生間的條件,毛巾、肥皂等清潔用品要單獨使用。可以準備一個專用拭布,感染者使用完馬桶后用酒精擦一遍,并對空間進行通風。
陳志說,感染者在抗原轉陰后,短期內一般不會再次感染。如果同住人員先后在1到2周內轉陰、痊愈,基本上康復期間是不會造成交叉感染、重復感染的。不過,如果轉陰1個月以后再次遇到高風險的傳染環境,則出現再次感染的幾率增大。
自測抗原連續3天呈陰性,通常情況下康復者就不具備傳染性了,可以不再單獨隔離居住。結束居家后,要對馬桶、洗臉盆、垃圾桶等病毒可能污染過的重點部位,使用含有效氯或酒精的消毒劑進行消毒。牙刷等洗漱用具康復后可更換一套新的,碗筷餐具、洗臉毛巾可用沸水加熱消毒,居家環境可用每升含500毫克有效氯的消毒劑進行擦拭消毒。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