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朝陽區宣傳文化中心讓黨的二十大精神傳播進千家萬戶
黨的二十大召開以來,朝陽區宣傳文化中心依托新時代朝陽群眾誦讀宣講團、學習劇場、沉浸式課堂等多種方式,線下線上相結合,以學習宣傳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為主線,統籌聯動朝陽區各級新時代文明實踐所、站、基地,以“喜慶二十大 奮進新征程”為主題廣泛開展形式多樣的學習宣傳活動,營造濃厚學習宣傳氛圍,推動黨的二十大精神深入人心。
在朝陽區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有一支特別的宣講團。宣講團成員是奮戰在各行各業的普通朝陽群眾,年齡跨度從在校學生一直到退休人群,有在讀的博士生、研究生,有基層講解員、社區工作者,也有來自各界的志愿者,他們身份不同、年齡不同、人生閱歷不同,但都有一個共同的名字——“朝陽群眾誦讀火炬手”,圍繞“中國這十年·北京朝陽”的宣講主題,他們從各自不同的角度講述著黨的十八大以來,朝陽區的發展和變化。
據朝陽區宣傳文化中心新時代文明實踐建設科副科長張馨元介紹,微宣講重點圍繞朝陽區十年來的發展成就和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相關工作展開,共分14個專題,內容涉及朝陽區文化、國際化、大尺度綠化、雙奧之城、基層治理、數字經濟等多方面內容,每個專題時長約5分鐘,“每一講的時間并不長,重在以小見大,以全方位的視聽方式立體呈現朝陽區非凡十年的發展成就及對未來的展望”。微宣講錄制完成后,將以“朝陽群眾新時代文明實踐直播間”為載體在朝陽宣傳文化服務平臺、北京朝陽APP、中國文明網等渠道進行直播推送。
“我這次宣講的主題涉及了朝陽區大尺度綠化和法治建設內容,是對黨的二十大報告中‘加快發展方式綠色轉型’、‘推進法治中國建設’等方面內容的回應。”來自朝陽區來廣營地區的基層講解員段卿琰說,想給老百姓講好,就要自己先學懂弄通,要通過講述身邊事的方式,潛移默化地把黨的創新理論講明說透,讓宣講更接地氣、更有溫度。
如何將二十大精神等理論知識以更加通俗易懂的方式傳播到千家萬戶,讓老百姓真的理解、學透黨的最新精神?朝陽區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辦公室和朝陽區宣傳文化中心聯合創新,打造了特色文化品牌“學習劇場”。張馨元介紹,“學習劇場”以紅色歷史時空為題材,以家國情懷和主旋律為主題創作文藝作品,通過中國故事原創系列微戲劇、沉浸式紅色主題互動體驗館、定制式學習實踐體驗營等板塊,用寓教于樂、易于接受的藝術形式帶動基層黨員群眾了解黨和國家在革命和發展史中作出重要貢獻的人物事跡、歷史性成就,進一步學習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理論文獻、重要講話,實現潛移默化深入人心的宣傳教育目的。
目前,2022年“學習劇場”的首次創作已經完成,內容包括朝陽區五里橋談判、東岳廟的新生和雙奧的故事。“劇目主要講述了東岳廟第22代道長傅洞奎為原型的人物所經歷的人生故事,通過串聯的三個故事講述社會發展與百姓生活發生的歷史性變革,謳歌新時代。為了增加沉浸體驗互動感,我們特別在里面加入了快板、鼓曲、叫賣等形式,沉浸式地營造出解放前的老北平氛圍。”張馨元透露,“學習劇場”首輪演出集中排練預計12月中旬進行,月底進行成果展示。
據了解,近期,朝陽區宣傳文化中心還將推出“學習黨的二十大精神線上答題”、“奮進新征程 建功新時代”美術作品征集展示等活動,在朝陽區各行各業持續掀起學習黨的二十大精神的熱潮。其中,聯合區教委在全區面向少年兒童征集的、以描繪新時代美好藍圖為主題的優秀美術作品,將到各中小學巡展并制作成精美文具發放給孩子們。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