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邊有財:從“投資活動現金流”看上市公司的投資理念
央廣網北京11月7日消息(記者張子雨 王吉星)據中央廣播電視總臺經濟之聲《視聽大會》報道,上市公司對外投資是雙刃劍,既可以帶來收益并鞏固其在產業鏈中的地位,也可能會帶來資金風險。投資活動現金流是指企業長期資產(通常指一年以上)的購建及其處置產生的現金流量,包括購建固定資產、長期投資現金流量和處置長期資產現金流量等。經濟之聲財經編輯子雨對話投資人程郡,教你讀懂財報中“投資活動現金流”。
讀懂投資活動現金流的流入與流出
當投資活動現金凈流出時,應觀察投資活動的現金流出量與企業投資計劃的吻合程度。
當投資活動現金流凈流入時,如果上市公司投資回收的資金大于投資現金流的流出,這是一種健康的狀態;如果上市公司要處理正在使用的資產或手上的長期投資等資產才能維持現金流穩定時,投資者務必提高警惕。
不同發展階段投資活動現金流的特征不同
初創期:投資活動現金流會有較大的波動,企業發展初期,產能投建開支不菲。一段時間內,企業會有比較大額的投資現金流流出。
發展期:投資活動現金流增速開始減緩。
擴張期:投資活動現金流會再度擴張,但是由于業務已經穩定成熟,所以投資現金流通常較平穩,不會出現大起大落。
成熟期:企業通常不會有較大投資開支,如果出現投資活動現金流大幅度變化則需要投資者加以關注。
警惕過度投資、盲目投資
投資活動現金流的風險主要來自過度投資和盲目投資所導致的公司運轉困難,資金鏈斷裂等。
如果公司盲目進行跨行業多元化發展,容易造成企業資金的分散;對新行業不熟悉等原因也容易導致企業經營虧損、影響現金流,進而影響投資價值。程郡提醒,投資者應警惕上市公司“不務正業”的行為。如果公司在行業景氣度上行時擴大產能,形成投資活動現金流為負的態勢,這是可以理解的;但如果公司在大量收購一些跟主業無關的業務時,投資者就要加以關注。
造假與識別
常見的造假手段是把正常的經營性活動當成投資活動,計入投資活動現金流,使得經營活動現金流出虛減。
投資活動現金流造假的方式非常隱蔽,投資者很難分辨企業購買大額資產的真實目的,需要具備相關行業的知識才能有效甄別。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