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西藏網 > 即時新聞 > 新聞

      北京市通州區培智學校課程室主任李銀環:探索教育教學方法 守護特殊兒童成長

      發布時間:2022-10-20 08:22:00來源: 新京報

        【人物簡介】

        李銀環

        北京市特級教師。現任北京市通州區培智學校課程室主任。從事特殊教育已三十四年。她致力于殘障兒童教育研究,先后承擔了多項市、區級課題。曾榮獲“全國先進工作者”、“全國五一勞動獎章”“全國模范教師”、“全國教書育人楷模”等榮譽。2010年,李銀環勞模創新工作室成立,通過師徒結對、業務培訓等方式,將經驗傾囊相授。工作室成立12年來,編寫了《生活讀本》《生活主題導引冊》等校本教學資源。

        在通州培智學校,李銀環已經耕耘了34個春秋。她用專業知識和愛心耐心,守護著特殊兒童的成長。

        從黨的十八大到二十大,李銀環連續三次當選為黨代表。在黨的二十大開幕會上,李銀環聆聽報告時感觸頗深。“在中國各領域的發展中,教育的發展和成就是有目共睹的,特殊教育也迎來了發展的春天。”

        她說,從黨的十七大報告中第一次提到特殊教育,指出“關心特殊教育”,到十八大報告中提出“支持特殊教育”,再到十九大報告的“辦好特殊教育”,特殊教育進入了發展的快車道,在政策法規、專業化隊伍、課程建設、融合教育等方面都有了很大提升。

        在接受新京報記者采訪時李銀環表示,作為一名黨的二十大代表,她要根據特殊教育的發展和需要,積極呼吁并提出合理建議。作為一名老師,她要帶頭改革創新,探索適宜的教育教學方法,培養自尊、自信、自強、自立的有用之才。作為學校骨干力量,她也要培養年輕教師,帶出熱愛特教的高水平的專業隊伍,為實現二十大的目標貢獻力量。

        談特殊教育變化

        推行個別化教育學校增多

        新京報:作為從業者,你見證了近年來特殊教育發生了什么樣的變化?

        李銀環:此次參加二十大之前,針對“過去五年特教發展最突出的成就”這一問題,我對北京部分城區、郊區以及河北、天津部分特教學校的老師進行了調研。

        大家認為,首先是法律法規和政策更加完善。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特殊教育的發展,秉持特教特辦,出臺了一系列政策,如2017年頒布了新修訂的《殘疾人教育條例》;《“十四五”特殊教育發展提升行動計劃》提出“到2025年高質量的特殊教育體系初步建立”的目標。

        同時,特教的專業化隊伍逐漸形成,后備力量更加充足。全國現在已有十多所師范類院校開設了特教專業,專門培養特教人才。對目前從事特殊教育工作的教師也進行了多輪多樣的培訓,既有全員普遍性的特殊教育理論、課標、教材等培訓,也有專項的康復類、融合教育教師以及巡回指導教師培訓等。

        另外,特教課程體系逐步規范完善。2016年出臺了培智學校義務教育新課標,此后人民教育出版社編寫的配套新教材陸續出版,改變了以往培智學校沒有國家統一課標、教材的情況,為特殊兒童的培養提供了依據和資源。

        這些年,普通學校對殘障學生的接納度有了很大提高,“融合教育”質量有了很大提升。隨著經過特教專業知識培訓的融合教師、康復教師的介入等,殘障孩子在普通學校也能享受到特殊教育的服務,為他們更好地適應普校的學習、生活提供了支持和保障。

        新京報:你此前提到,目前培智學校中,學生的殘障程度越來越重。針對這樣的實際情況,特殊學校采取了哪些教學方法?

        李銀環:讓老師們感受深刻的是近些年個別化教育也在不斷推進。面對培智學校中,學生殘障程度越來越重、差異越來越大的實際情況,很多培智學校推行了個別化教育計劃。

        在充分評估的基礎上,給每個孩子制定適宜的發展目標,通過多樣的教學組織形式,比如小組教學、個別訓練等,促進每個學生達成發展目標。培養質量上有了顯著提升,也得到了家長和社會的廣泛認可。

        談醫教結合

        建議醫生定期到特教學校給予支持

        新京報:目前你比較關注特殊教育的哪些問題?

        李銀環:我很關注特殊教育的醫教結合問題。在一些培智學校,有的孩子不僅肢體殘疾,還有智力和精神障礙,屬于多重殘障,需要醫生介入。但是這些孩子去醫院治療可能存在不配合的情況,如果醫生到學校這種孩子們日常熟悉的環境中來,孩子更容易接受。

        一些孩子因腦癱需要做肢體康復,學校也有康復老師,但專業的醫生可以給予更科學的指導。將專業的醫學知識和我們特殊教育的方法結合起來,會讓孩子康復、進步得更快。還有的孩子有精神和情緒障礙,需要每天用藥,一發起脾氣來很難平復,如果有醫生介入,也可以更好地保護他們,使他們在學校里更好地學習、適應集體生活。

        新京報:目前各地是否已經有這樣的試點?

        李銀環:據我所知,上海等一些城市的特教學校已經和醫院形成了聯合機制,醫生定點到學校,針對需要幫助的孩子進行評估、醫學支持和干預。他們也可以定期對孩子的康復效果進行診斷,同時給予特教老師一些指導,這種長期的支持對于特殊兒童的發展會有所幫助。

        這件事光靠學校和教委做,可能存在困難,希望相關部門可以統籌考慮和推進。

        談職業教育

        特殊教育應開發更多職業課程

        新京報:今年,你所在的通州培智學校設置了職業高中課程,目前的招生和課程設置是如何考慮的?

        李銀環:孩子完成九年義務教育后走出學校,如何在生活中學會獨立、融入社會是家長關心的問題。

        通州培智學校包括小學、初中、中職共12個年級。其中中職屬于高中階段教育。我們招收的中職班學生是從我校初三畢業的。中職班除了文化課、適應課、體育課之外,設立了兩個專業——中西面點和家政服務,學習了這些實用技能后,孩子回歸家庭也可以照顧自己并承擔一些家務,減輕家庭負擔。同時,這也為孩子提供更多的就業可能。

        新京報:在特殊教育向職教發力上,你有什么樣的建議?

        李銀環:我們的中職班開課后,很多特殊學生的家長也向我們咨詢,是否可以將初三已經畢業的孩子送來。這說明很多家庭對孩子上職業高中是有需求的。

        我認為,一方面,特殊教育應該向職教發力,開發更多的職業課程,幫助殘疾人掌握一技之長。另一方面,普通職業學校是否也可以考慮向更多的輕、中度特殊學生敞開大門,讓有學習能力的學生可以有入學渠道,增加選擇的機會,畢業后更好地融入社會。

        新京報記者 張璐

      (責編:郭爽)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亚洲女初尝黑人巨高清| 在线视频这里只有精品| 亚洲天堂中文字幕在线观看| 老色鬼久久综合第一| 国产网红主播无码精品| 国产成人综合日韩精品无| 五月婷婷丁香色| 粉色视频在线观看www免费| 国产精品va一区二区三区| 中文字幕免费播放| 狠狠色综合网站久久久久久久| 国产中文字幕在线观看视频| AV无码免费看| 日韩不卡手机视频在线观看| 免费va人成视频网站全| 西西人体www高清大胆视频| 成人亚洲网站www在线观看| 亚洲av无码专区在线播放| 男人j进入女人p狂躁免费观看 | 乱人伦中文字幕电影| 男人和女人做爽爽视频| 国产在线一91区免费国产91| 538在线视频| 嫦娥被爆漫画羞羞漫画| 久久久久国产午夜| 欧美专区在线视频| 在车上狠狠的吸她的奶| 亚洲国产天堂久久综合| 风间由美在线亚洲一区| 国产精品线在线精品| yw在线观看成人免费| 无码AV免费毛片一区二区| 亚洲av产在线精品亚洲第一站| 狠狠躁夜夜躁人人爽天天不 | 最近韩国电影高清免费观看中文| 人人狠狠综合久久亚洲婷婷| 美女流白浆网站| 国产成人精品福利网站人| **真实毛片免费观看| 情侣视频精品免费的国产| 乱e伦有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