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舉辦“百人工程”學者論壇
18日,第十六屆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論人才“百人工程”學者論壇舉辦。6名青年學者圍繞“中國式現代化:理論自覺與實踐自覺”主題,從哲學、經濟學、法學等多學科角度開展對話。
當下的數字革命引發了司法變革,北京航空航天大學法學院教授裴煒認為,審判流程公開平臺、裁判文書公開平臺、執行信息公開平臺“三大平臺”的建設,催生了以海量裁判文書為基礎的研究及司法人工智能開發;同時也應注意數字技術對司法中立性的沖擊,克服算法導致的不透明性增加和對司法權威性的削減,在數字時代實現數字正義。北京大學哲學系助理教授張梧聚焦當前社會,他說,人的發展是中國式現代化的原則高度和內在支撐。多位學者還圍繞中國傳統政治哲學的現代性轉化、中國文學傳統創造性轉化的歷史經驗、立足中國式現代化推進財政制度現代化、現代化中的農民與農業等話題展開探討。
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論人才“百人工程”項目致力于培養和建設一支高素質的馬克思主義理論人才隊伍。“百人工程”學者論壇經過16年的發展,已成為青年學者展示學術成果、交流學術思想的重要平臺。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