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旅部:今年下半年以來,文旅市場呈現出積極復蘇態勢
央廣網北京8月24日消息 8月24日,在中共中央宣傳部舉行的“中國這十年”系列主題新聞發布會上,文化和旅游部產業發展司司長繆沐陽介紹,今年下半年以來,文化和旅游市場呈現出積極復蘇態勢。
繆沐陽表示,這十年的文化產業發展,可謂是“日出江花紅勝火”,這十年的旅游產業發展,可謂是“春來江水綠如藍”。
產業規模持續擴大,市場主體不斷壯大。2019年,全國文化及相關產業增加值為44363億元,旅游及相關產業增加值為44989億元,占同期GDP比重分別達到4.50%、4.56%。十年來,全國規模以上文化企業數量從3.6萬家增長到了6.5萬家,年營業收入從5.6萬億元增長到11.9萬億元。截至2021年末,全國共有旅行社4.2萬家,A級景區1.4萬個,星級飯店8771家,文化產業和旅游產業對國民經濟的帶動作用逐步凸顯。
產品供給日益豐富,產業融合激發消費潛力。5G、大數據、AR/VR、人工智能、超高清等數字技術在文化和旅游行業廣泛應用。線上演播、數字藝術、沉浸式體驗等新業態發展迅速,《大魚海棠》《舞上春》等一批具有鮮明中華文化特色的數字文化精品不斷涌現。文化和旅游業態融合、產品融合、市場融合,旅游演藝、紅色旅游、鄉村旅游、文化遺產旅游蓬勃興起。建設15個國家文化和旅游消費示范城市,115個國家文化和旅游消費試點城市,243個國家級夜間文化和旅游消費集聚區。
產業投融資體系不斷完善,對外貿易成效顯著。產業投資主體日益多元,投資規模持續擴大,政策性、開發性金融支持力度持續加大。政府與社會資本合作模式、地方政府專項債券等政策工具在文化和旅游領域得到了有效推廣和應用。文化產品進出口連續多年保持順差,出入境旅游取得大幅跨越。
助企紓困政策力度不斷加大,助力行業應對疫情影響。文化和旅游部會同相關部門出臺了《關于促進服務業領域困難行業恢復發展的若干政策》及系列金融支持文化和旅游行業恢復發展的政策,同時持續推動減稅降費、穩崗就業等紓困政策在文化和旅游領域落細落實,增強文化和旅游企業的獲得感。根據疫情防控形勢,動態調整文化和旅游場所的開放政策,并將跨省團隊旅游“熔斷”區域進一步精準到縣域,促進文化和旅游市場安全有序恢復。今年下半年以來,文化和旅游市場呈現出積極復蘇態勢。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