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上半年人民幣貸款增加13.68萬億元 同比多增9192億元
央廣網北京7月11日消息(記者蔣勇)中國人民銀行11日發布2022年上半年金融統計數據報告。總體來看,在穩經濟政策效應持續顯現及生產生活不斷恢復的作用下,市場主體的信貸需求顯著回升,宏觀經濟繼續復蘇向好。
6月末,廣義貨幣(M2)余額258.15萬億元,同比增長11.4%。上半年,社會融資規模增量累計為21萬億元,比上年同期多3.2萬億元。6月末社會融資規模存量為334.27萬億元,同比增長10.8%。
上半年,人民幣貸款增加13.68萬億元,同比多增9192億元。分部門看,住戶貸款增加2.18萬億元,其中,中長期貸款增加1.56萬億元。企(事)業單位貸款增加11.4萬億元,其中,中長期貸款增加6.22萬億元。
對于6月份和上半年的金融數據,光大銀行金融市場部宏觀研究員周茂華這樣點評:“一是社會融資、信貸貸款強勁反彈,與去年6月同期比較也是多增的。二是企業的貸款強勁反彈,尤其是企業中長期貸款明顯回暖,同時,企業存款有所回落,票據融資下滑,這些指標反映出,企業投資意愿在明顯增強,企業對國內經濟信心在增強。三是居民貸款需求明顯回暖。居民短期貸款較去年同比多增,反映居民消費活動在加快恢復。另一方面,居民中長期貸款回暖,反映樓市需求在改善。”
民生銀行首席經濟學家溫彬說,從6月份以及上半年金融數據來看,隨著各項穩增長一攬子政策落地實施,金融機構持續加大對實體經濟支持力度,信貸有效需求顯著回升,信貸結構明顯優化,“6月金融數據整體超出市場預期,預示宏觀經濟繼續復蘇向好。6月末,M2同比增長11.4%,創下2016年12月以來新高,主要是銀行加大信貸投放力度,貨幣派生效應增強;二是財政支出加快,銀行體系流動性增加。”
申萬宏源證券首席宏觀分析師秦泰指出,6月份新增社融約5.2萬億元,大幅高于市場預期,同比多增近1.5萬億元。社會融資規模存量同比上行0.3個百分點至10.8%,社融的快速增長主要是受人民幣貸款增加和專項債發行的帶動,“一是企業中長貸飆升推動人民幣貸款同比多增超7000億;二是疫情之后財政部要求今年新增專項債提前于6月底之前基本發行完畢,6月新增專項債發行達1.37萬億,令政府債券單月新增超1.6萬億,同比多增8676億,是社融超高增長的另一主要原因。”
秦泰認為,階段性的超強信貸投放,疊加結構上企業中長貸火爆、居民中長貸恢復,這些將對下半年基建地產投資穩增長態勢形成良好支持,“6月居民中長貸新增4167億,盡管同比尚少增近千億,但仍較此前兩個月的表現有所恢復。居民中長貸的恢復性改善、連帶企業中長貸高增,也意味著今年地產開發商的融資環境維持友好,有助于房地產投資持續呈現良好局面。”
溫彬說,下一階段,在穩就業、穩物價、穩增長等政策目標下,貨幣政策將繼續發揮總量和結構雙重功能,引導金融機構加大普惠小微貸款支持力度,著力穩定產業鏈供應鏈,發揮好助企紓困政策效應,降低企業綜合融資成本,全力支持實體經濟,“在經濟內生增長動能修復過程中,財政政策與貨幣政策、商業銀行與政策性銀行也將加強聯動,著力推動中長期信貸增長,優化信貸結構,進一步夯實國內經濟復蘇基礎。”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