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拐杖牙醫”義診數十年 寫書激勵年輕醫生接續到宅服務
中新網7月4日電 據臺灣中時新聞網報道,臺灣年近花甲的拐杖牙醫林易超秉持“行醫助人”初衷進行義診數十年,5年前更成為花蓮首位推動“到宅醫療”服務的牙醫,雖然時常需身背重達30公斤的設備到偏鄉看診,卻從不喊累,近年因有感城鄉醫療資源落差及縣內牙醫面臨斷層等問題,決定將自己的人生故事與經歷化作文字出版成書,盼借此感動年輕牙醫接續跟進。
出生在臺灣彰化縣員林鎮的林易超出生10個月因一場大病罹患小兒麻痺癥,之后他的左腳便穿上鐵鞋且須依靠拐杖行動,然而天無絕人之路,自小天資聰穎的他,小學階段均是全校第一名畢業,并以臺灣大學醫學系為目標,不過考大學那年,因陪考的父親鼾聲如雷讓他徹夜未眠,以致最后考上自己的第14順位志愿高雄醫學大學的牙醫系。
林易超大學畢業后,1992年在家鄉成家立業,2年后便與志同道合的友人,成立牙醫服務團,從臺灣離島開始進行義診,一直到1995年全臺健保開辦后才開始前往境外,不過他因家庭因素,始終無法參與義診,直到2005年舉家搬到花蓮,并在2007年加入教會的義診團,才開啟了他的海外義診之旅。
2017年臺當局推動長照2.0,林易超或許因曾有到海外義診的經驗,讓他有足夠信心與勇氣,成為東部第一位接下“牙醫到宅服務”的醫生,期間不僅要背負重達30、40斤的器材,還得自行駕車行經崎嶇山路到偏僻鄉村,替重病臥床或昏迷不醒的患者看診,但他從不曾喊累,并以“醫者父母心”的情懷堅持至今,目前已累計100多名個案。
不過林易超近年在進行“到宅醫療”期間發現花蓮醫療資源的匱乏及牙醫人力的短缺,因此他在友人鼓勵下,決定將自己人生故事及義診的心路歷程出版,《從后山走向世界,拐杖牙醫林易超》一書,盼能借此拋磚引玉,給予年輕醫師更多正向力量,鼓勵他們走向服務人群的道路。
林易超說,縣內目前約有140多名牙醫,不過有一半已超過60歲,且瑞穗鄉等偏僻鄉村目前已無牙醫診所,鄉民往往需遠赴人口較多的鄉鎮看診。由于花蓮進行到宅看診服務的牙醫目前仍只有他1人,原先新書首刷2500本是想送給醫學生,但有朋友表示自己也想買,因此決定以工本費500元新臺幣販售,并將所得捐給弱勢團體,不過還是希望能透過此書,感動年輕醫師加入到宅醫療的行列。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