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紀檢監察“三項改革”一體推進有機融合
管黨治黨政治責任進一步壓緊壓實、實現對行使公權力人員監督全覆蓋……北京市第十二次黨代會以來,本市強化頂層設計,將紀檢監察“三項改革”同向發力、有機融合,不斷完善監督體系,持續深化標本兼治,有效推動制度優勢轉化為治理效能,為營造風清氣正的良好政治生態提供堅實保障。
把監察體制改革試點列為改革“一號工程”
2016年10月,市委把國家監察體制改革試點工作列為改革“一號工程”,市委書記擔任“施工隊長”,堅持首善標準,緊扣解決監督范圍過窄、反腐力量分散、紀法銜接不暢三大問題,聚焦重要環節積極穩妥精心組織施工。
2017年1月21日,北京市監察委員會成立;同年4月19日,全市16區監察委員會全部宣告成立,紀檢監察機關實現了“形”的重塑、“神”的重鑄,改革試點工作任務圓滿完成。
改革試點給反腐敗工作質效帶來明顯提升。通州區永樂店鎮財政所原出納李華挪用公款案僅用66天圓滿辦結,辦案效率比改革前大大提高。這是本市第一起留置案件,也是全國第一個審結的留置案件。
近年來,市委把堅持和加強黨的領導貫穿于深化紀檢監察體制改革各方面、全過程,發揮反腐敗協調小組作用,健全黨統一領導反腐敗工作的領導體制、決策機制,實現黨對反腐敗工作集中統一領導常態化、制度化、長效化。穩妥有序推進監委向本級人大常委會報告專項工作,市監委在全國省級監委中率先開展報告工作,并指導16個區監委全部完成。
堅持于法有據抓好制度“精裝修”
“在市委統一領導下,我們堅持改革于法有據、制度先行,推動做強頂層設計、完善配套制度、改革逐級落地。”市紀委監委法規室有關負責人介紹。
為強化上級紀委對下級紀委的領導,制定《落實查辦腐敗案件以上級紀委監委領導為主的實施意見》《派駐機構重要情況報告辦法》《貫徹落實1003ae重大事項請示報告條例1003af具體措施》和派駐機構考核辦法;為深化紀法貫通、法法銜接機制建設,出臺有關意見,規范與審判、檢察、公安、司法等單位的工作銜接與協作配合;為破解同級監督難題,健全監督執紀執法權力運行內控機制,協助市委制定《關于加強對“一把手”和領導班子監督的若干措施》《監督執紀工作規則實施細則》……突出制度建設主線,本市抓好制度“精裝修”,健全監督檢查問責、線索管理處置、初核審查調查等9方面276項制度,構建起“內容科學、程序嚴密、配套完備、運行有效”的紀檢監察制度體系。
為促進制度更加完善、管用,本市還一體推進制度制定和實施,對照中央紀委國家監委法規制度體系,統籌做好立改廢釋工作,強化評估檢查。
實現監察全覆蓋監督融入治理效能顯現
持續深化改革,必須圍繞服務保障紀檢監察工作高質量發展的主題,促進黨和國家監督體系更好融入國家治理、轉化為治理效能。
近年來,本市管黨治黨政治責任進一步壓緊壓實。市委制定落實全面從嚴治黨主體責任的意見,開展全面從嚴治黨(黨建)工作考核,連續5年實現全市局級單位監督檢查全覆蓋。嚴肅問責同仁堂蜂蜜事件、隆達控股下屬印包集團制版廠違紀問題等相關黨組織和黨員領導干部,對北京農產品中央批發市場管委會黨委實施改組,以精準問責督促責任有效落實。
“截至目前,全市共有監察對象約80余萬人,是改革前21萬人的3.8倍,實現了對行使公權力人員監督全覆蓋。”市紀委監委法規室相關負責人介紹。本市及時將行使公權力的公職人員納入監察對象范圍,向北京冬奧組委、城市副中心工程建設派出監察專員,推動監察監督更加精準有效。構建市、區、街道(鄉鎮)、社區(村)四級監督網絡,使監督更好融入基層治理。
深入推進市、區黨和國家機關派駐機構改革,向市管金融企業派出紀檢監察組,分類推進市管企業、在京高校紀檢監察體制改革……本市注重貫通協同,派駐機構“派”的權威和“駐”的優勢不斷增強。
“要從抓好頂層設計、強化系統思維、創新方式方法等方面持續發力,不斷理順關系、強化協同,繼續堅持穩中求進、分級分類指導,在更深層次、更高水平上推進紀檢監察體制改革,進一步釋放改革紅利。”市紀委監委主要負責人表示。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