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域經濟總體開局平穩 一季度京津冀地區生產總值2.25萬億元
一季度,面對復雜嚴峻的國際環境和國內疫情多發頻發等多重考驗,京津冀三地科學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區域經濟總體開局平穩,協同發展扎實推進,發展動能繼續積聚。北京市統計局近日發布數據顯示,京津冀一季度實現地區生產總值2.25萬億元,其中北京、河北分別為9413.4億元和9559.8億元,按不變價格計算,同比分別增長4.8%和5.2%,均高于2020年至2021年兩年平均增速0.1個百分點;天津實現地區生產總值3538.5億元,同比增長0.1%。
服務業擔當區域經濟“穩定器”
京津冀協同發展走過八載,跑出了令人驚嘆的加速度和高質量,發展動能不斷積聚。
今年一季度,從生產領域看,北京、河北工業持續增長,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分別增長7.2%和5.8%,天津同比下降0.6%,降幅較1至2月收窄0.9個百分點,航空、航天器及設備制造業,醫療儀器設備及儀器儀表制造業等先進制造業增長較快。服務業發揮了穩定器作用,京津冀三地服務業增加值同比分別增長4.5%、1.1%和5.1%。
從需求領域看,高端產業投資表現亮眼,北京、河北高技術制造業投資分別增長43.7%和33.8%,天津高技術服務業、高技術制造業投資分別增長58.3%和12.8%。消費市場繼續恢復,京冀兩地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分別增長0.7%和7.1%,天津降幅比2020年至2021年兩年平均值收窄1.6個百分點,三地家用電器和音像器材類等升級類消費品均增長較快。
冬奧舉辦為發展注入新動力
今年2月,京冀攜手為世界奉獻了一屆簡約、安全、精彩的冬奧盛會,北京成為世界首個“雙奧之城”。協同建設京張體育文化旅游帶,加強京張兩地在冰雪裝備制造、高科技產業、農業等領域合作……冬奧舉辦為發展注入新動力。
據統計,一季度,北京限額以上批發零售企業中,體育商品零售額增長超3成,河北體育、娛樂用品類消費品零售額增長23.2%。稅收相關數據顯示,河北崇禮和北京延慶的體育業銷售收入同比分別增長35.2%和68.9%,其中崇禮的健身休閑運動銷售收入增長51.3%,延慶賽事組織服務發展較快,銷售收入增長1.5倍;同時受冬奧帶動,崇禮、延慶的娛樂業銷售收入分別增長15.4倍和1.6倍。
重點區域保持高強度建設
京濱城際鐵路寶坻至北辰段無砟軌道施工完成,京唐鐵路與京哈鐵路實現并軌互通……一季度,“軌道上的京津冀”加快構建,多條線路順利開工。
三地重點區域均保持高強度建設。其中,北京市級重點工程一季度完成固定資產投資增長51%,明顯高于全市平均水平。天津濱海新區固定資產投資增長11%,高于全市投資增速15.5個百分點。北京大興國際機場廊坊臨空經濟區完成投資增長16.4%,投資總量占廊坊市近4成。北京支持雄安新區“交鑰匙工程”項目建設進入“快車道”,雄安新區集中開工兩批96個重點項目,完成投資增長56.6%,增速繼續保持全省領先。
三地生產要素流動增強。一季度,河北承接京津轉入基本單位861個,北京轉入單位占比近8成。在雄安新區本級注冊的北京投資來源企業達3600多家,占總量的8成以上。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