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G這3年】網絡建設適度超前 規模全球最大
央廣網北京6月12日消息(記者呂紅橋)據中央廣播電視總臺經濟之聲《天下財經》報道,2019年6月,工信部正式發放5G商用牌照,中國通信業進入5G時代。商用3年來,5G在網絡建設、用戶拓展、應用場景創新等方面不斷進步,亮點頻出,對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的支撐作用初步顯現。經濟之聲推出系列報道《5G這3年》,本期推出:網絡建設適度超前,規模全球最大。
早在2017年,我國就開通了第一個5G基站,當時主要用于外場測試。在2019年6月5G商用牌照發放后,5G網絡建設真正進入快車道。到2019年底,我國5G基站數就超過了13萬個。到2020年底,這個數字達到71.8萬個。到2021年底,進一步攀升到142.5萬個。今年以來,我國5G網絡覆蓋繼續提升。
工信部信息通信發展司副司長趙策介紹說:“目前,我國已經累計建成5G基站近160萬個,建成全球最大5G網絡,覆蓋全國所有地市、縣城城區和87%的鄉鎮鎮區,建設5G行業虛擬專網5325個。”
如今,從海南三沙到珠穆朗瑪峰,都有5G信號覆蓋。3年來,中國電信、中國移動、中國聯通等運營商對5G的總投資高達4772億元。除了規模,還要看質量。
中國信通院副院長王志勤說,我國5G網絡建設秉持“適度超前”原則,以打造5G高質量精品網絡為目標,穩步推進網絡建設。“我國在全球率先實現5G獨立組網商用,三大運營企業均實現獨立組網規模化部署,在網絡切片、低時延等方面具有更好的性能。5G網絡為滿足行業客戶需求,在定制化覆蓋、性能精準優化、自主運維管理等方面下功夫,發展5G行業虛擬專網成為共識。”
以網速為例,中國信通院報告顯示,全國5G網絡平均下行接入速率和上行接入速率分別為334.98Mbps和70.21Mbps,網絡接入速率相比4G網絡顯著提升。
中國聯通5G共建共享工作組組長苗守野說,通過一些技術,5G網絡速度和容量還在提升。“室外場景下,通過TDD 200M大帶寬載波聚合,峰值速率可達3.2Gbps。室內場景下,將室外Massive MIMO技術創新性引入到室內分布式架構,提升用戶速率體驗和小區容量,實現了小區峰值速率4.7Gbps,為廣大用戶打造領先的業務體驗。”
圍繞5G技術,我國參與標準制定的公司有接近40家,累計貢獻5G核心設計文稿超過5000篇,占比30%以上,標準必要專利占比33.5%。在技術支撐下,5G日益成為高速泛在、天地一體、云網融合、智能敏捷、綠色低碳、安全可控的智能化綜合性數字信息基礎設施。以綠色低碳為例,運營商都在持續降低5G基站功耗。
中國移動研究院副院長丁海煜說:“積極踐行國家雙碳戰略,聚焦新器件、新硬件、新功能、新平臺開展創新,持續降低5G基站功耗,目前相比于5G發牌之初降低約35%,節省電量約80億度,等效二氧化碳排放降低約800萬噸。”
今年,我國計劃新增5G基站60萬個。在技術方面,國際電信標準化組織3GPP提出了5G網絡的升級版5G-Advanced,也被稱為5.5G,它將提供泛在萬兆體驗和千億聯接能力。中國通信標準化協會副理事長兼秘書長聞庫說,5.5G將成為支撐數字經濟發展的中堅力量。
聞庫透露:“截止到目前, 運營商、設備商聯合產業伙伴進行廣泛討論與合作,經過一年的努力,對5G-Advanced的應用場景、能力需求以及關鍵技術方向已經形成了共識。”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