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累計淘汰老舊機動車230余萬輛
12日上午,北京市人大常委會召開《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執法檢查組第一次全體會議,會上介紹,本市基本實現平原地區“無煤化”,累計淘汰老舊機動車230余萬輛、國五及以上車輛占比超70%,車型結構全國最優。
根據《全國人大常委會〈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執法檢查方案》要求,北京市人大常委會受全國人大常委會委托,對本市行政區域內環境保護法的實施情況進行檢查,推動環境保護法法律制度措施落地、落實、落責。據介紹,本次檢查重點包括,黨的十八大以來,特別是環境保護法修訂實施以來,生態環境保護工作取得的顯著成效和寶貴經驗。環境保護目標責任制、年度環境報告、排污許可、環境監測、環境信息公開、生態保護補償等主要法律制度措施落實等情況。政府及其有關部門、企業、公眾環境保護法律責任落實情況。重點區域、重點行業大氣污染防治,飲用水安全保障和重點流域水污染防治等。
在昨日的會上,市生態環境局介紹,本市生態環境質量大幅改善,2021年空氣中細顆粒物(PM2.5)年均濃度為33微克/立方米,較2013年下降63.1%;Ⅰ-Ⅲ類水質斷面占總斷面的75%以上,無劣Ⅴ類水質斷面;土壤環境質量保持良好,土壤環境風險得到有效管控;萬元地區生產總值二氧化碳排放量保持全國省級地區最優;生態環境狀況總體良好,生態環境質量指數(EI)連續七年持續改善。本市堅決守住生態環境安全邊界,劃定并嚴守生態保護紅線。危險廢物監管能力有效提升,年處理能力達43.4萬噸,基本滿足市域內處置需要。
同時,本市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深化“一微克”行動。推動能源綠色低碳轉型,基本實現平原地區“無煤化”,國五及以上車輛占比超70%,累計淘汰老舊機動車230余萬輛,車型結構全國最優。推動出臺新增產業禁限目錄。打好碧水保衛戰。統籌“水資源、水環境、水生態”。全力保護飲用水源,開展專項行動,排查整改60個問題,推動密云水庫庫區10.4萬畝土地退出耕種。推進加快建設污水處理和再生水利用設施,全市污水處理率達到95.8%,解決約1600個村的污水收集處理問題。
市水務局介紹,全市生產生活用水總量嚴格控制在30億立方米以內,萬元地區生產總值用水量從2015年的16.63立方米下降到10.46立方米,污水處理率從86%提高到95.8%,2021年國考劣Ⅴ類斷面水體全面消除,全市優良水體比例達75.7%,健康水體比例達85.8%,水環境質量實現根本性好轉,城鄉河湖面貌煥然一新,有力保障了首都高質量發展。
市農業農村局介紹,本市持續推進美麗鄉村建設和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全市村莊規劃實現“應編盡編”,累計拆除私搭亂建1300余萬平方米;農村無害化衛生戶廁覆蓋率達到99.4%;基本實現了三類以上公廁全覆蓋;1500個村創建垃圾分類示范村。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