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現高水平體育科技自立自強
【光明論壇】
作者:朱磊(武漢體育學院副院長)
近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北京考察2022年冬奧會、冬殘奧會籌辦備賽工作時強調:“當今世界,科技在競技體育中的作用越來越突出。建設體育強國,必須實現高水平的體育科技自立自強。要綜合多學科、跨學科的力量,統籌推進技術研發和技術轉化,為我國競技體育實現更大突破提供有力支撐。”這為中國體育科技發展指明了方向、增強了信心。
處于兩個百年交匯的歷史關鍵期舉辦北京冬奧會,是振奮民族精神、凝聚海內外中華兒女團結奮斗的重要契機,也是展示社會發展成就、增強國家軟實力和國際影響力的重要平臺。從百年前的“奧運三問”到現今的“雙奧之城”,從申辦到籌辦,科技成為北京冬奧會的鮮明亮色。一系列新方法、新技術、新應用正陸續在冬奧會的緊密籌備和備戰工作中檢驗,讓“科技冬奧”從理念變為實踐,從藍圖變為現實。
國家強則體育興。體育是社會發展和人類進步的重要標志,是綜合國力和社會文明程度的重要體現。建設體育強國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重要目標。體育不單是冬練三九、夏練三伏的“氣力”,更是與高新科技融合發展的“技力”。從“人工智能輔助系統、風洞實驗室”促進運動員競技能力提升到“冰絲帶”等國際一流比賽場館的建造,從運動員參賽服裝、器材到環境監測、醫療康復,以及京張高鐵、雪蠟車、低碳管理工作方案、精準氣象預報到“5G+4K/8K”超高清云轉播,自主創新成果已經體現在冬奧籌辦、備戰的方方面面。科技冬奧為世界奧林匹克的發展提供了中國智慧、中國方案、中國力量,為后奧運時代全民共享冬奧成果、冰雪運動可持續發展和全民健身事業發展助力,也為新時代經濟社會發展特別是京津冀協同發展提供不竭動力。
以舉辦北京冬奧會為契機,我國體育科技事業取得重大進展,但在高端體育科技自主創新和研發能力方面仍道阻且長,“高端冰刀”、滑雪板、雪板固定器、壓雪機等為代表的冰雪運動裝備技術研發滯后,依舊面臨“進口依賴”和關鍵技術“卡脖子”等問題。部分冰雪項目發展起步較晚,尚未形成完備的后備人才培養體系和科學化訓練體系,距離高水平競技成績要求和人民群眾對冰雪運動發展的期待仍存在較大差距。通過科技創新提升群眾體育、競技體育、體育產業的智慧化服務水平亟待加強,亟須廣大體育科技工作者花大力氣、下大功夫突破先進材料、先進制造技術、先進訓練手段等方面的瓶頸制約,努力實現體育關鍵核心技術自主可控。
堅持新發展理念引領自立自強。堅持創新發展,增活力。把創新驅動貫穿到體育科技發展全過程,推動“體育+”與“+體育”,培育體育與醫療衛生、健康、教育、旅游和文化等融合發展新模式新業態,開展大數據、云計算、人工智能等技術在體育領域的創新應用。堅持協調發展,統籌發揮高校、科研院所優勢,加強體育科技人才隊伍建設,積極調動體育科技創新積極性,加快體育科技成果孵化和升級。堅持綠色發展,講求健康。綠色健康是體育事業發展的內在屬性,加快綠色電力、節能、低碳能源、廢棄物與廢水處理等諸多科技成果在體育場館等轉化應用,彰顯體育在推進綠色低碳發展方面的獨特優勢。豐富體育科技產品和體育科技服務供給,構建覆蓋城鄉更高水平的公共體育服務體系,不斷滿足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多元化體育需求,讓更多的體育科技創新融入人民健康生活中,產生良好社會效應。
科技為北京冬奧會賦能,是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新發展理念的生動實踐,是始終堅持走中國特色自主創新發展道路的堅定探索。我們要堅持自立自強,著力掌握關鍵核心技術,促進產學研深度融合,勇于攀登科技高峰,為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體育強國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光明日報》( 2022年01月19日 02版)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