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知識產權局印發《知識產權人才“十四五”規劃》
央廣網北京1月18日消息 日前,國家知識產權局印發《知識產權人才“十四五”規劃》(以下簡稱《規劃》),提出到2025年,知識產權人才隊伍規模超過100萬人,高層次人才隊伍進一步壯大,人才結構進一步優化,人才效能持續增強。
據了解,我國知識產權事業不斷發展,走出了一條中國特色知識產權發展之路,知識產權保護工作取得了歷史性成就,知識產權人才工作順利完成了“十三五”時期的工作目標,知識產權人才發展體制機制和政策環境進一步優化,全國知識產權人才隊伍快速壯大,達到69萬人,人才結構趨向合理。但知識產權人才工作還存在一些短板和問題,知識產權人才工作體系有待進一步健全,知識產權人才培養、評價激勵、流動配置機制尚需進一步完善,知識產權人才結構還不夠優化,知識產權高層次人才數量不足,知識產權人才供給與需求之間的矛盾仍一定程度存在。
《規劃》提出,到2025年,知識產權人才數量超過100萬人,全國執業專利代理師數量達4萬人,全國中級以上(含中級)知識產權師數量達2萬人。《規劃》還提出要做好知識產權保護人才、知識產權高效運用人才、知識產權公共服務人才、知識產權國際化人才四支重點人才隊伍和知識產權審查、宣傳等各級各類基礎人才隊伍建設。
(圖源自國家知識產權局官網 央廣網發)
《規劃》部署了加強知識產權保護人才能力建設、提升知識產權運用人才能力水平、加大知識產權公共服務人才培養力度、加快知識產權國際化人才能力提升、加強知識產權基礎人才能力建設等5項主要任務。
同時,《規劃》設立了知識產權人才培養培訓基地建設、知識產權網絡培訓課程建設、知識產權人才高地建設、知識產權智庫專家庫人才庫建設、知識產權職稱評價、知識產權專業學位設置支持等6項重點項目,要求國家知識產權局各部門單位及各地區知識產權管理部門加強組織領導、加大資源投入、營造良好環境、狠抓工作落實。
值得一提的是,《規劃》提出,推動外派國際化人才培養途徑多元化發展,充分利用國內外培訓資源,選派人員參加出國(境)培訓項目。積極開拓國際知識產權培訓項目。結合我國企業向外發展的實際需求,開展面向知識產權運營和知識產權代理領域的國際化人才專項培訓,加強國際談判、海外維權等人才隊伍建設。加快國際化人才知識更新,鼓勵參與知識產權國際規則研究。各地區要加強國際化人才培養工作,培養一支熟悉國際知識產權制度規則,具備豐富實務經驗的海外知識產權糾紛應對專業人才隊伍,提升海外知識產權糾紛應對能力。
《規劃》要求,加強知識產權人才國際交流。繼續通過世界知識產權組織、中美歐日韓五局合作、金磚五局合作和各雙邊平臺的國際合作項目為國際化人才培養提供鍛煉平臺,助力人才積累國際合作經驗,提高國際合作能力,全方位培養、引進、用好國際化人才。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