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的精氣神兒】花滑少年 逐夢冰場
央廣網北京1月5日消息(記者趙初楠 紀樂樂)據中央廣播電視總臺中國之聲《新聞縱橫》報道,冬夢飛揚,雄心激蕩。再過30天,全球的目光將再度聚焦中國北京,奮進的中國將再次點燃奧林匹克的激情與夢想。
從塞北到江南,從西部邊陲到東部沿海,冰雪運動在全國各地蓬勃展開,冰雪產業全面發展,冰場、雪場遍布長城內外……“帶動三億人參與冰雪運動”的愿景,正在億萬國人高漲的熱情中走進現實。中國之聲特別策劃《我們的精氣神兒》,帶您走進咱老百姓的冰雪世界,5日推出《花滑少年 逐夢冰場》。
冬日的周末午后,首都體育學院氣膜滑冰館迎來了一群紅衣少年。
他們是北京市中關村第二小學儒夢花滑隊的隊員,隊列滑是孩子們每個周末的必修課。從校園隊列滑的“拓荒者”,到京城校園冰雪圈里小有成績的“明星”團隊,學校冰雪項目負責老師李昀軒帶著同學們走了五年。
李昀軒:喜歡,所以才去建(隊伍),當時我們是北京市第一支學校隊列滑的隊伍。你要想滑,首先得有足夠數量的人,我當時就一個班一個班地去問,然后攏起來20多個人,而且基礎也是參差不齊。
記者:您當時問的標準是什么?問誰學過,還是只要喜歡就可以?
李昀軒:我一直的一個標準,首先你得喜歡,你不喜歡就不可能為它付出。
也正是因為這份純粹的“喜歡”,當時一年級的李林霏,剛剛學滑冰半年,就在課堂上高高舉起了報名的小手。李林霏說:“第一次來花滑隊的時候,好多大姐姐帶著我們玩。我們以前的隊長她的兩周半都已經成了,我就覺得她滑得特別厲害,所以我就想學她?!?/p>
對同輩榜樣的仰慕,在李林霏和小隊員們心底種下了更大的夢想。但是,與個人項目只要專注提升個體技術不同,集體項目“隊列滑”,考驗的是團隊的協調一致性和隊形變換的多樣性,任何隊員能力上的掉隊,都會被放大成整個隊伍的短板。教練筱方說:“比如說很簡單,我們有一個燕式平衡,往后抬腿的動作,然后要能滑動,還會有一些交叉的動作。8個人做這個動作,有1個人、2個人沒有辦法抬高腿,就會減很多分了?!?/p>
想要將這支成員基礎差異很大的業余團隊帶上更大的舞臺,不是件容易的事兒。李昀軒記得,追夢的這條路始于孩子們的眼淚。那是2017年秋天,成立不到一年的儒夢花滑隊第一次面對比賽的考驗。
李昀軒說:“要玩,就給它玩出點東西來。我們覺得不知道練到什么樣叫好,然后說那就出去見世面。當時北京基本沒有對學校這個層面的比賽,參加的是一個全國的積分賽。那次比完賽才十幾分,什么技術都達不到一個動作級別。其實打擊特別大,就哭啊,真的是哭,然后從那以后開始一個新的轉折點。”
初試身手的小小挫折,激起了大伙兒更大的拼勁兒。在成百上千次的重復強化訓練中,隊員間的默契度一點點提高,基礎更好的大隊員還主動帶著小隊員切磋技術。走下集體訓練場,不少同學會利用休息時間自覺加練。李林霏說,背著作業奔波在趕往冰場的路上,是她和在冰場上并肩而戰的隊友們共同的經歷,“你必須要讓個人能力增長,放學去訓練,回家就九點多了,作業只能在車上寫。一開始覺得不可能,很辛苦,還崩潰了好幾次,想少練幾次。后來又想著不行,我就要當替補了,算了,我再去練練?!?/p>
全身心投入很快結出碩果。2017年12月,北京市第二屆中小學生冬季運動會首次設立花樣滑冰隊列滑項目,儒夢花滑隊以絕對優勢捧得冠軍。一年后,他們又在海南三亞舉行的亞洲青少年花樣滑冰挑戰賽隊列滑項目中拔得頭籌。努力,將過往的淚水化為歡笑,而在李林霏的母親陳曉晴眼里,滑冰給這群十來歲孩子們帶來的蛻變,遠不止于此。
陳曉晴說:“拉著那么沉的箱子,每個人都很獨立,互相提醒、加油鼓勁。他們在這個團隊里收獲了很多超出比賽之外的東西,為了共同的夢想、共同的榮譽,大家一起去努力一起去奮斗,那個感覺是真的非常非常好?!?/p>
時間沉淀著儒夢花滑隊的成長,也見證了北京市越來越多的學校加入了隊列滑的行列。現在,六年級的李林霏成為了儒夢花滑隊新一任隊長,學著剛入隊時她視為榜樣的姐姐們的樣子,喊著嘹亮的口號,帶起了新的小隊員。而李昀軒和中關村二小,作為校園隊列滑的“探索者”,也有了越來越多的“同行人”。
在儒夢花滑隊走過的五年中,北京全市已有16個區、超過600所學校,開展了冰雪運動的相關課程,覆蓋學生50多萬人次。北京市教育委員會副主任劉曉明分享了一份亮眼的成績單:“中小學生上冰上雪人數已達近210萬人次,北京市中小學生冬季運動會已連續舉辦了6屆,堪稱北京市校園冰雪運動賽事的一張名片。學生在快樂體育中享受樂趣、增強體質、健全人格、錘煉意志、受益終身?!?/p>
新年第一天,又是儒夢花滑隊常規的訓練日,李昀軒策劃了一次特別的重聚,讓李林霏和伙伴們期待了很久。這一天,已經畢業的同學們重回冰場,新老隊員齊聚一堂,笑語飛揚。大伙兒牽著手在冰面上撒歡、打轉,仿佛回到了過往一起訓練的時光,每個人心中對冰雪的熱愛,也升騰得越來越旺。
陳沐子:因為認識了大家,讓我學會了堅持,不僅收獲了友誼,也鍛煉了自己,即使畢業了,我們再回來也很好。
成海貝:滑冰就是我生命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帶給我更多的底氣,以后面對很多未知的困難的時候,我都會想起滑冰的時候,是如何應對那些具有挑戰性的事情,它一直住在我的心里。
蔡岱希:希望我們的小隊員們可以一起齊心協力、一起進步,走向未來,希望花滑隊越來越好。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