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2025光影演藝產業大會在廣州舉辦。300余位文旅行業專家和文旅演藝從業者,圍繞光影演藝產業的創新發展與未來趨勢,探索通過光影技術賦能文旅產業可持續發展的路徑,助力夜間文旅消費升級。大會由全國工商聯旅游業商會文旅夜游專業委員會主辦。
隨著夜游經濟快速崛起,演藝新空間的沉浸式互動體驗成為文旅消費升級的一大方向。全國工商聯執委、全國工商聯旅游業商會會長吉小冬表示,光影演藝是夜游經濟的核心驅動力,在促進消費、傳承文化、豐富生活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建議強化頂層設計,深化產學研合作,加速技術轉化,加強國際合作,提升影響力。在全國工商聯旅游業商會文旅夜游專業委員會會長蔡家成看來,光影演藝突破了“白天觀景、夜晚休憩”的傳統模式。當面對挑戰時,需借助政策紅利與技術革新,推動內容升級與模式創新。
光影演藝作為文旅融合的創新載體,應打造“小而美、精而特”的產品。專家建議,通過挖掘在地文化DNA,利用數字技術實現文化活態轉化,從“視覺沖擊”轉向“情感共鳴”,推動游客從“打卡式消費”向“深度體驗”轉型。
知名實景演出導演劉霄回顧中國文旅演藝從“單一干流”到“多線支流”的演變,提出未來應堅持“器變道不變、形變法不變、術變心不變”,回歸創作初心,構建獨屬于中國文旅演藝的敘事體系。中國歌劇舞劇院國家一級導演吳慶東認為,實景演藝需構建“意境美、氣韻美、情感美”,打造兼具藝術價值與市場競爭力的文旅作品。幻境國際沉浸產業平臺創始人江杰以《不眠之夜》《夜之旅》為例,指出沉浸式演藝正從依賴光影技術營造“視覺奇觀”,逐步進階為通過敘事傳遞成長價值,最終發展到探討人文精神。
在實踐與運營層面,知名旅游演藝導演梅洪結合大型實景演出《鼎盛王朝·康熙大典》,提出“活化、轉化、深化、優化”的發展路徑,拓展“光影藝術+高端業態”模式,實現文化與商業價值雙贏。在技術融合與場景創新方面,恒源噴泉創意總監惠浩然以廈門海滄湖、武漢漢秀項目為例,展示數字水景技術與藝術的融合實踐;影蝠夜游首席運營官林子嘉以婺源篁嶺村為樣本,介紹了通過原創藝術與光影技術結合,打造低成本高創意的沉浸式互動場景。(馬 靜)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