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國種子(南繁硅谷)大會開幕
央廣網北京3月18日消息(記者朱敏 范珊珊)據中央廣播電視總臺中國之聲《新聞和報紙摘要》報道,2024中國種子(南繁硅谷)大會17日在海南三亞開幕。大會表示,今年是種業振興行動從“三年打基礎”轉入“五年見成效”新階段,各地全面實施種質資源保護利用、創新攻關、企業扶優、基地提升、市場凈化五大行動,取得一批標志性成果和階段性進展。
位于海南三亞的種子大會田間品種展示區,超2000個品種的水稻、玉米、鮮食玉米、瓜菜、雜糧等作物長勢良好。大會透露,我國目前已鑒定培育耐鹽堿作物苗頭品種27個,初步培育出一批耐鹽堿小麥新品種。
大會上,中國種子協會副會長鄧光聯公布了2023年尋找高產玉米品種、2023水稻品種噸糧田創建的結果。其中,14個玉米品種和10個水稻品種中選。
鄧光聯:2023年,根據專家測產結果,其中有7家企業的10個品種,在13個點上達到了畝產“噸糧”標準。
今年是種業振興行動從“三年打基礎”轉入“五年見成效”新階段。企業自主創新能力不斷提升,在種源關鍵核心技術攻關、生物育種重大項目和國家育種聯合攻關任務中企業牽頭比例均超過一半,基因編輯等高新技術在企業加快應用。中國科學院院士、崖州灣國家實驗室主任李家洋表示,接下來將爭取在一些核心技術和關鍵品種上取得突破。
李家洋:特別是大豆,我們要從它的種質資源開始,進行深入系統的鑒定,發掘有用的基因。如果我們能有一個突破性創新,把大豆的雜種優勢也利用起來,可能它的產量就能增加30%到50%。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