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設立上海東方樞紐國際商務合作區 集聚創新資源要素、更好形成全球資源配置
央廣網北京3月1日消息(記者丁飛 張永鵬)據中央廣播電視總臺中國之聲《新聞和報紙摘要》報道,國新辦2月29日舉行發布會,海關總署等部門介紹《上海東方樞紐國際商務合作區建設總體方案》相關情況。未來,商務合作區將打造為制度型開放新高地,成為暢通我國經濟大循環的新引擎和聯通國內國際雙循環的新樞紐。
上海東方樞紐國際商務合作區位于浦東新區,規劃面積約0.88平方公里,選址緊鄰浦東國際機場和上海東站,未來將具備便利國際商務交流、服務高端國際會展活動和提升培訓服務質量三個核心功能,成為國際開放程度最高的區域之一。
海關總署副署長孫玉寧:在綜合保稅區、海關監管區、口岸限定區域管理制度基礎上,疊加了進出境人員便利化的政策和措施,將“一線放開、二線管住”的制度從貨物向自然人拓展,匯聚全球要素和資源,實施更高水平對外開放的新平臺。
根據總體方案,海關對進出區人員攜帶行李物品按國際側基本放開、國內側嚴格管住原則實施監管;搭乘國際(地區)航班自浦東國際機場入區的境外人員無須核查中國簽證等入境許可,僅開展國際旅行證件核查,在區內開展商務活動可停留30天,并可根據需要申請延期。
上海市副市長華源:商務合作區以做好國際商務旅客服務為重點,不斷優化管理和服務流程,提升服務效率和企業感受度,為長三角地區乃至全國開放型經濟發展提供國際商務交流合作新平臺。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