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職專業設置“一哄而上”,總追熱門不利長遠
作者:唐偉
近兩年,不少高職院校在專業的“撤”與“立”方面動作頻頻。根據高職院校專業備案情況統計,網絡營銷與直播電商、智能網聯汽車技術、數字化設計與制造技術、人工智能技術應用以及汽車檢測維修技術等是近幾年新增專業點的集中領域。2022年,網絡營銷與直播電商新增94個專業點,居第一位。而曾經火爆的電競專業在有的院校遭遇裁撤。
專業是高職院校培養人才的載體,也是學校資源要素最基本的呈現,因而科學與合理設置和調整專業,對學校的生存與發展至關重要,高職院校的專業設置理應慎重對待、科學設定。高職院校專業設置應遵循相應的原則和規范,如市場導向原則、服務經濟原則、科學規劃原則,以及特色性、集群性、可行性和前瞻性原則等,只有在各項原則中找到結合點,專業的撤并與設立才會更趨科學。
職業教育是國民教育體系和人力資源開發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廣大青年打開通往成功成才大門的重要途徑。作為現代國民教育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實施科教興國戰略和人才強國戰略中具有特殊的重要地位。
在專業的設置與調整方面,有研究表明,我國部分高職院校專業設置存在盲目性、同質化以及對接產業不夠精準等問題。一方面,部分高職院校在專業設置上盲目追求“熱點至上”,并沒有注重專業的特色性、專精性和前瞻性等原則。另一方面,一些學校在設立專業的程序上沒有經過科學論證,在迎合市場需求開設新專業時忽略了自身的實際情況,專業設置與產業結構之間的適配度不夠,既無法針對性為市場提供緊缺和急需的人才,又無法讓所培養的專業人才具備更強的競爭力。
高職院校的專業設置越跟風,迎合公眾的口味,就越難以體現出教育的特色化和優質性,人才培養的質量就很難提高。專業的設置,既要適應社會經濟發展需要,又要著眼于高職院校長遠發展,是一個綜合考慮的因素。尤其是學校要結合自身的歷史沿革,以及固有的資源優勢,突出特色化和差異化,打造精品專業和優質專業,培養更具競爭性和實用性的高素質專業人才。同時,專業的設置和成長需要較長時間的沉淀——沒有雄厚的師資和其他要素支撐,跟風設立的專業再新潮,也不會有旺盛的生命力和長久的競爭力。
高職院校的專業設置和調整既不能一成不變,也不能一哄而上。因時而需,因勢而行,根據區域產業需求、就業情況、學生發展潛力、社會吸引力、專業品牌影響度、專業資源共享度等內外因素,在綜合評判的基礎上,科學設置和動態調整,專業才會成為高職教育的加分項,并成為高質量發展的強大動力。(唐偉)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