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西藏網 > 即時新聞 > 時政

      家校醫社攜手,守護學生心理健康

      發布時間:2024-02-22 09:50:00來源: 光明網-《光明日報》

        光明日報記者 唐芊爾 光明日報通訊員 王夏雯

        寒假迎來尾聲,各地大中小學生也陸續返回校園。新學期,孩子們的心理健康狀況備受家長、學校和社會關注。相關數據顯示,當前我國大中小學生心理健康水平總體良好。但是,學生在抑郁、焦慮、學業倦怠、網絡成癮、自傷行為等方面的比例呈現上升趨勢。

        面對日益增多的青少年心理健康問題,社會各界應如何為青少年的美麗心靈構筑起防護屏障?為此,2023年,教育部等十七部門聯合印發了《全面加強和改進新時代學生心理健康工作專項行動計劃(2023—2025年)》,并于同年11月成立了全國學生心理健康工作咨詢委員會。2月21日,在教育部召開的第一次全國學生心理健康工作咨詢委員會全體會議上,專家們就如何守護學生心理健康展開探討,同時呼吁加強家校醫社協同合作,多措并舉促進青少年兒童心理健康。

        樹立科學養育觀念,營造良好家庭環境

        學生的心理健康發展與家長養育觀念、養育方式密切相關。

        “當下家庭養育行為缺失、家庭養育觀念非理性問題比較明顯,家庭教養能力亟待提高。”北京第二實驗小學黨委副書記、校長蘆詠莉說。根據她的觀察,在小學階段,家庭養育行為缺失多見于以四老為主的養育家庭,這些家庭因呵護過度而缺失必要的“管”和“教”的行為,導致小學生入校時及入校后的行為與心理狀況表現為嚴重的低幼化。

        家長的心理健康知識儲備不足也是家庭教育中存在的一個普遍問題。中國科學院院士、北京大學第六醫院院長陸林發現,當孩子出現抑郁、焦慮等情緒或其他心理問題的信號,許多家長不能及時識別和干預。另外,部分家長和學生對心理健康問題存有偏見,害怕被貼標簽、被歧視,影響未來升學、就業,因此拒絕向專業人員求助或不配合治療。

        對此,南京12355青少年服務臺心理咨詢師上官金雪提出,青少年的心理健康離不開其所在的家庭環境系統,改善家庭環境、促進家庭成員相互溝通交流及完善家庭支持系統等,對改善青少年心理狀態具有重要意義。她建議,開展以提升家長教育觀念、增進親子關系、提升互動交流能力的家長學堂、親職教育等,從知識技能上幫助家庭提升養育能力;同時,在制度上為家長爭取足夠的家庭生活時間,讓家長有時間回歸家庭,陪伴孩子成長。

        提升教師心理素養,加強心理育人工作

        在學校教育中,如何更好地預防、識別和盡早干預學生心理健康問題?

        北京師范大學認知神經科學與學習國家重點實驗室學術委員會主任、教授董奇建議,加強對全體教師的心理健康知識普及,完善教師心理健康培訓體系,打造適合學科教師的心理健康課程和資源,幫助教師在學科教學、班級管理、家校協同中有效使用心理健康教育策略方法。同時,他建議進一步加強高校,特別是師范院校學生心理健康應用專碩、專博的建設,增加臨床與咨詢心理學博士點,可針對不同區域需求增設定向名額,大力培養一線急需的應用型人才。

        董奇還表示,當前學校在學生心理行為問題的發現、識別和早期干預方面還缺少科學研究的專業支持。為此,他建議推進心理學與腦科學、教育、醫學、人工智能等學科的有組織科研,加快研制符合當前中國兒童青少年特點的心理健康測評工具和預警方法。

        校園生活的內容和形式對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有直接的影響。從豐富校園生活的角度,深圳中學副校長王新紅分享了學校的經驗。她認為,一方面,要豐富課程設計,充分利用體育、藝術、勞動教育的強心、潤心、健心功能,同時,可以全學段開設包括心理健康校本必修課、心理健康選修課、朋輩成長小組活動課、團體輔導課等在內的立體化心理健康教育課程;另一方面,可以舉辦各類校園活動,如師生趣味運動會、校園十大歌手賽事、家長朋輩沙龍等,以此推動學生、家長、教師之間的溝通與合作。

        補齊學科人才短板,強化精神衛生診療

        青少年心理健康和精神衛生診療的水平,關系到學生心理健康問題的識別、診斷和治療。陸林認為,當前針對青少年心理健康的診療資源和服務能力仍有很大欠缺。兒童精神科醫生和床位數量嚴重不足、兒科醫生的水平有待提高、精神衛生資源分布不均衡等諸多困境,嚴重阻礙了兒童青少年精神心理疾病的診療。

        陸林建議,應加快兒童精神心理學科發展和人才培養,擴大兒童精神科醫學生培養規模,健全醫生認證體系,遴選一批兒童青少年精神心理診療示范基地和教培基地,提升從業人員的綜合素質及其待遇和社會認可度,讓更多優秀醫學生愿意從事這一領域的工作。

        圍繞加強診療服務體系建設這一問題,陸林表示,要依托國家精神醫學中心、國家兒童醫學中心、區域醫療中心、三級兒童醫院等建立國家及省級、地區兒童精神心理疾病診療中心,輻射帶動地市、縣兒童精神心理專科建設,利用信息技術,構建區域兒童精神心理問題篩查和診治網,形成共同參與、相互轉接的預防、診療、康復共同體。

        此外,陸林還指出,要推動針對兒童青少年的常態化、規范化的精神心理分級診療模式,加強基層精神心理衛生機構的管理能力,提高精神衛生資源利用效率。同時,完善心理危機干預體系建設,建立針對青少年人群的常態化心理救援隊伍,不斷提升青少年心理健康和精神衛生診療能力。

        凝聚各方力量,促進家校醫社聯動

        呵護學生心理健康,除了家庭、學校、醫療衛生系統的努力,更需要社會各界的廣泛支持。

        陸林提出,可以通過形式多樣的科普宣傳,提高社會各界對兒童精神心理的重視程度,提升國民的心理健康素養,營造全社會關注兒童心理健康的氛圍。社會有關方面也要發揮積極作用,通過公益項目等形式,為青少年提供心理援助和服務。媒體要發揮輿論引導作用,宣傳心理健康和精神衛生的重要性,提高公眾的認識和關注度。

        “我們要建立起家校醫社多方協同機制,做好不同類型心理問題學生的分類管理與指導。”董奇說,心理健康是動態發展的連續體,學生的發展性問題、亞健康問題、障礙類問題會互相轉化,不同心理疾病、學習困難、適應不良等問題經常伴隨共患。他建議,針對不同階段、不同類型問題的學生,厘清不同主體的責任,明確家校醫社協同機制、流程和相應規范文件,形成解決學生心理問題的管理閉環。

        《光明日報》(2024年02月22日 10版)

      (責編:李雨潼)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主站蜘蛛池模板: 激情亚洲的在线观看| 色综合色综合色综合色综合网| 日本黄页网站免费| 国产精品入口麻豆免费| 亚洲av无码一区二区三区性色| 精品人人妻人人澡人人爽人人| 国产特级毛片aaaaaaa高清| 久久午夜精品视频| 精品视频在线观看一区二区三区 | 欧美精品色视频| 又硬又粗又大一区二区三区视频| 99爱在线精品视频网站| 日本夜爽爽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日本黄色片| 野花社区视频在线观看| 国产麻豆91网在线看| 久久精品国产自在一线| 精品国产三级a∨在线| 国产高清www免费视频| 久久精品aⅴ无码中文字字幕重口 久久精品a亚洲国产v高清不卡 | 亚洲成a人片在线观看中文 | 国语对白做受XXXXX在线中国| 亚洲av无码成人精品区狼人影院| 男人和女人做免费做爽爽视频| 国产精品一级二级三级| 中日韩美中文字幕| 激情内射亚洲一区二区三区爱妻 | 国产亚洲色婷婷久久99精品| 美女被免费网站91色| 成人国产一区二区三区精品| 久久综合香蕉国产蜜臀av| 欧美激情第1页| 国产一区在线mmai| 91精品免费在线观看| 日本中文字幕在线视频| 亚洲国产成人久久综合一区| 狠狠精品久久久无码中文字幕| 另类欧美视频二区| 超清首页国产亚洲丝袜| 夜先锋av资源网站| 一本色道久久综合亚洲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