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氣騰騰中國年】春節消費紅火,為新的一年蓄勢賦能
作者:謝偉鋒
龍年新春,普天同慶;大國之美,讓人沉醉。“爾濱”熱度還在擴散,春節假期旅游訂單量同比增長十余倍;春晚西安分會場的《山河詩長安》,讓大唐不夜城的熱度持續攀升,日均游客接待量保持在65萬人次左右;浙江杭州的橋西歷史文化街區,傳統舞龍活動吸引許多市民和游客;廣東推出逛花街、游樂園等系列活動,發放超千萬元文旅消費券持續釋放消費潛力。
春節期間,一幕幕文旅消費場景映照著人民的幸福指數,呈現出中國經濟的火熱開局、動力十足。從美食店鋪前的“排排排”,到大街小巷的“逛逛逛”;從商場超市的“買買買”,到全國各地的“玩玩玩”——在這個農歷甲辰龍年里,“熱辣滾燙”的消費熱度凸顯百姓對幸福日子的感悟,也代表著我們對新的一年的奔赴。
“菜籃子”“米袋子”“果盤子”是最基本的民生,全國各地全力保障春節期間市場供應,穩定消費市場價格,節日市場貨品豐富、供應充足。年輕人拖著成箱的“果中貴族”車厘子去拜年,電商直播間里的南美白對蝦成交量不斷攀升,上海老字號八寶飯的店鋪前排起了長龍……三餐里面有四季,濃濃的年味里是撫慰人心的煙火氣息,也是涌動著的活力與生機。
在龍年新春佳節里,各地不斷推陳出新的年俗活動,也彰顯出火熱的消費潮流。江蘇南京秦淮燈會等具有濃郁地方特色的民俗活動現場,擠滿了大批游客;博物館里過大年,參觀紅色教育基地也成為不少家長在春節期間的新選擇;“村超村晚”在貴州省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榕江縣拉開帷幕,現場人山人海……對于百姓來說,消費所帶來的不僅僅是日子紅火了、笑容燦爛了,也是眼界開闊了、頭腦富足了,由此所釋放的“磁場效應”,也正是精神文明建設的落腳所在。
春節消費紅火,為新的一年蓄勢賦能。在加快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之下,穩定和擴大消費,對經濟加快發展至關重要。商務部把2024年定為“消費促進年”,政策和活動的誠意滿滿,讓老百姓更有消費的底氣和意愿。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1月份,受節日效應影響,全國居民消費價格指數(CPI)環比上漲0.3%。新春期間,中國經濟含金量十足的種種數據,是“小有小的期盼,大有大的展望”之生動付諸。消費連著生產、連著經濟,解碼龍年新春消費成績單,我們看到的是提振全年經濟的火熱開局,是高質量發展的龍騰虎躍!(謝偉鋒)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