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發展改革委:經濟運行延續回升向好態勢 加大宏觀調控力度
央廣網北京12月20日消息(記者黃玉玲)19日,國家發展改革委舉辦12月新聞發布會。國家發展改革委新聞發言人李超在12月份新聞發布會上表示,“總的看,隨著經濟動能持續恢復、各項政策接續推出、政策效應逐步顯現,我們有條件、有能力統籌推動經濟運行持續好轉、內生動力持續增強、社會預期持續改善、風險隱患持續化解,圓滿完成全年經濟社會發展主要預期目標。”
持續回升向好 高質量發展扎實推進
今年以來,外部環境復雜性、嚴峻性、不確定性上升,經濟運行中出現一些新的困難挑戰。李超在發布會上提到“在各方共同努力下,中國經濟頂住外部壓力、克服內部困難,持續回升向好,高質量發展扎實推進,取得了來之不易的發展成績,值得倍加珍惜。”
記者了解到,具體到11月份,經濟運行延續回升向好態勢。規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6.6%,比上月加快2個百分點。其中,裝備制造業、高技術制造業增加值分別增長9.8%和6.2%,增速分別比上月加快3.6個和4.4個百分點。全國服務業生產指數同比增長9.3%,比上月加快1.6個百分點,住宿和餐飲業等接觸型聚集型服務業增速較快。
此外,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增長10.1%,比上月加快2.5個百分點。汽車消費、服務消費增長勢頭較好,是消費恢復進程中的突出亮點。據中國汽車工業協會數據,11月份汽車產銷同比分別增長29.4%和27.4%,環比分別增長7%和4.1%,從平臺企業監測的數據看,餐飲消費保持良好增長態勢。
李超表示,截至11月底,地方政府專項債券已基本發行完畢;各地通過全國統一的平臺向民間資本推介項目,吸引民間資本參與項目1490個,總投資規模1.9萬億元。同時,用好1萬億元增發國債,近期國家發展改革委根據增發國債項目實施工作機制確定的項目和國債金額,下達第一批項目清單,涉及災后恢復重建和提升防災減災救災能力、高標準農田建設等方面近2900個項目。
堅持穩中求進 以進促穩 先立后破
近日,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了反映新時代經濟工作規律的“五個必須”,明確了做好明年經濟工作的總體要求、政策取向和重點任務。
明年宏觀經濟政策重點將從哪些方面發力?李超表示,國家發展改革委將結合職能,不折不扣貫徹落實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作出的重大部署,推動中國經濟持續回升向好。
把堅持高質量發展作為新時代的硬道理,堅持穩中求進、以進促穩、先立后破,圍繞明年經濟社會發展主要預期目標,結合“十四五”規劃中期評估,密切跟蹤經濟運行變化,加強形勢分析和政策研究,加大宏觀調控力度。同時,做好政策預研儲備,為應對各類風險挑戰備足政策工具。
李超強調,突出問題導向,著力打通制約經濟循環的卡點堵點。統籌擴大內需和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把兩者有機結合起來,以科技創新引領現代化產業體系建設,支持新動能成長壯大,推動傳統產業轉型升級,夯實數字經濟發展基礎;進一步提高投資效率和有效性,推動消費穩定增長,增強國內大循環內生動力和可靠性,提升國際循環質量和水平。統籌新型城鎮化和鄉村全面振興,全面推進鄉村振興,把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擺到更加突出位置,推動城鄉融合發展。統籌高質量發展和高水平安全,扭住高質量發展不動搖,加強重點領域安全能力建設,持續有效防范化解重點領域風險,堅決守住不發生系統性風險的底線。
此外,加強財政、貨幣、就業、產業、區域、科技、環保等各領域政策統籌協調配合,強化宏觀政策取向一致性。持續深化改革開放,不斷完善落實“兩個毫不動搖”的體制機制,深化國資國企改革,促進民營經濟發展壯大;進一步吸引和利用外資,持續建設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一流營商環境,抓好支持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八項行動落實落地。統籌實施區域、雙碳等重大戰略,落實年度重點工作任務。強化清單化閉環式抓落實,明確問題清單、責任清單、任務清單等,明確年度目標和實施進度要求,及時開展“回頭看”,高質量完成各項任務。
李超表示,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實施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新機制。下一步,將在規范和服務這兩個方面持續發力,加快落實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新機制。一方面,要推動規范發展。需要指出的是,規范發展不是限制發展,而是通過建章立制、依法監督、陽光運行,促進更加公平、高效、健康的發展。另一方面,要加強服務保障。將加快推動出臺這些文件,為新機制實施完善制度保障。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