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消費品標準與國際標準一致性程度超95%
我們的生活離不開各式各樣的消費品,消費品滲透到老百姓吃穿住用行的各個方面,是人民群眾共享高質量發展成果的重要載體。
近日,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對外披露的數據顯示,截至今年9月底,我國已制定發布覆蓋消費品分類國家標準的11大類、98中類的消費品國家標準共計5400余項,形成了門類齊全、結構合理、強推配套的消費品國家標準體系。其中,9大重點領域53個具體行業領域的主要消費品標準與國際標準一致性程度保持在95%以上,我國主要消費品標準水平基本與國際接軌。
加快構建高質量標準體系
標準是經濟活動和社會發展的技術支撐,具有基礎性、規制性、引領性、戰略性作用。在近期由市場監管總局召開的“標準塑造美好生活”專題新聞發布會上,記者獲悉,我國不斷提高重點領域主要消費品標準與國際標準一致性的程度。
市場監管總局標準技術司二級巡視員孫華介紹說:“近年來我國9大重點領域53個具體行業領域的主要消費品標準,與國際標準一致性程度保持在95%以上,可以說我國主要消費品標準水平基本與國際接軌。”
近年來,市場監管總局(國家標準委)十分重視消費品國家標準建設,包括加快構建推動高質量發展的消費品國家標準體系;協同推進消費品國家標準水平提升等等。特別是今年以來,市場監管總局(國家標準委)已批準發布205項消費品相關標準。一方面,圍繞新興消費、品質消費發展趨勢,批準發布《家用和類似用途豆漿機》《廚房紙巾》《旅游飯店用紡織品》等30項國家標準,有效助力家用電器、照明電器、紡織品等重點消費品“智能、綠色、健康”發展。另一方面,圍繞“一老一小”特殊消費群體需要,發布《嬰童用品日常運動防護器具通用技術要求》《嬰童用品洗浴器具通用技術要求》等7項嬰童用品相關國家標準,推動智能床、家居產品適老化設計指南、多焦和漸變焦老視成鏡、健身器材適老化通用要求等適老化國家標準研制,有力引導嬰童用品和適老用品產業高質量發展,用標準保護兒童更安全,助力老年人生活更便利。
“在家具領域,現階段已發布國家標準108項,主要包括基礎通用標準、安全標準、產品標準、方法標準等。”上海市質量監督檢驗技術研究院教授級高工汪進說,以最新發布和正在推進研制的家具國家標準為例,除了注重對揮發性有機物的管控外,還會更加突出適應多樣化消費需求和滿足特殊群體使用需求。例如,新發布的《兒童家具質量檢驗及質量判定》規定了供3歲至14歲兒童使用的家具產品的質量性能要求和相應的試驗方法。
明確提出標準化建設目標
我國消費品標準化起步較晚,一度發展非常緩慢。改革開放后,我國才對標歐美等標準化先發國家奮起直追,在經歷快速發展期后,消費品標準化工作逐步邁入適應產業升級、技術創新、質量提升、消費者需求的自主創新階段。
圍繞消費品生產、流通、消費全鏈條,市場監管總局(國家標準委)會同工信部、商務部于2023年5月聯合印發《加強消費品標準化建設行動方案》,明確提出到2025年我國要構建標準供給以政府與市場并重,標準化工作國內國際相互促進,標準運用覆蓋生產、流通、消費全鏈條,銜接生產端與消費端的新型消費品標準體系,有效推動我國消費品綜合競爭力提升。具體包括四個層面:
消費品質量安全標準體系更為健全。消費品強制性國家標準和推薦性國家標準進一步協調配套,安全消費、放心消費標準基礎牢固。消費品標準從生產型向消費型轉變,舒心消費、便利消費標準支撐有力。
消費品標準水平進一步提升。滿足新技術、新業態、新消費需要的新興消費品標準供給更加高效,消費品行業智能轉型與綠色低碳發展標準體系基本健全。建設100個以上具有影響力的國家級消費品標準化試點,在擴內需、促消費、穩出口方面發揮標準引領帶動作用。
消費品領域市場自主制定標準比重大幅提升。實施團體標準培優計劃,促進團體標準規范優質發展,更好滿足個性化、多樣化、多層次消費需求。有序推進企業標準“領跑者”,消費品企業標準化能力持續提升。
消費品標準與國際標準體系更加兼容。推動重點領域主要消費品質量標準與國際接軌,我國標準與國際標準關鍵技術指標的一致性程度保持在95%以上。加快中國標準外文版編譯,推動優勢技術和科技成果轉化為國際標準。
加大新產品標準制定力度
歐美等發達國家的標準化工作起步早,是消費品領域國際主流標準的發源地,多采用“技術法規+協調標準”的方式,成體系地構建本國消費品質量安全準入門檻,并呈現“更安全、更透明、更生態、更健康”的消費品標準新趨勢。
我國非常重視與國際標準體系對接,在家電、家具、玩具、鞋類產品、紡織服裝等多個領域,主動貢獻中國產業經驗、技術數據和標準方案。截至2020年底,我國在消費品領域承擔國際標準化組織(ISO)、國際電工委員會(IEC)等國際標準技術組織秘書處33個,擔任主要職務37個;累計推動制定國際標準99項,發布消費品國家標準外文版124項。
據汪進介紹,現階段市場監管總局(國家標準委)已發布國家標準108項,主要包括基礎通用標準、安全標準、產品標準、方法標準等。此次發布和正在推進研制的家具國家標準,更加突出對揮發性有機物的管控。比如新發布的《家具產品中重點化學物質管控指南》兩項標準,明確了木家具和軟體家具重點化學物質管控要求和相應的試驗方法,有利于家具企業改進生產、提升質量,也便于開展風險監測等質量監管。同時,新發布的《家具中揮發性有機化合物釋放量標識》標準,規定了家具中揮發性有機化合物(VOCs)釋放量的標識,將引導企業自主加貼統一的VOCs釋放量標識,為消費者選購產品提供參考,保障廣大消費者的知情權。
在采訪中,一些業內專家建議,要轉變標準是確定“安全底線”“質量合格線”的傳統思維,適應國內市場在垂直維度消費多級化、層次化,水平維度消費差異化、個性化的趨勢,在升級迭代、推陳出新上下功夫,加快構建統一的消費品質量分級標準體系,加大新產品標準制定力度,從而保護消費意愿、保障增量市場健康發展。(萬靜)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