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屆中國保險養老融合與發展論壇(上海站)召開
隨著我國老齡化進程全面加速,養老這件事正從“重要但不緊急”的事情變為“既重要又緊急”的事情。第二屆中國保險養老融合與發展論壇(上海站)日前在上海舉辦,本次論壇由第一財經和大家保險集團共同舉辦。論壇匯集政府、高校、企業等多方智慧,合力探索我國多層次養老保障體系建設之路,以滿足老年人多樣化養老服務需求,并為緩解上海市嚴重的養老壓力貢獻力量。
大家保險集團副總經理李欣表示,一直以來,保險行業憑借自己在養老服務領域的創新實踐,持續積累養老運營和服務經驗,成為助力我國養老服務體系建設的新生力量。在推進養老戰略、加快構建養老服務生態的過程中,保險行業需完成包括人、資金、頂層設計等在內的一整套規劃,并立足于為社會貢獻長期價值,堅持探索財務可持續、服務可持續和保單杠桿可持續的商業模式。希望產學研各方形成合力,共同打造保險與養老融合創新發展的新高地。
大家人壽總經理郁華表示,近年來,保險企業的養老社區布局加速,大家保險作為業內首個探索“城心養老”模式的險企,旨在打造“臨近醫療、親近子女、更近人間煙火”的專業養老品牌。希望能發揮保險獨特的優勢,做好養老金融這篇大文章,實現金融養老的大目標。
上海市商務委員會副主任張國華表示,上海是國際金融中心,也是全國人口老齡化程度最高的超大型城市,其中銀發經濟發展的空間非常大。張國華認為,加快城心社區的養老模式發展,為上海居民提供更豐富的養老產品,能夠穩定上海居民的消費預期,提高上海居民的消費傾向,促進上海經濟進一步加快構建以內需為主的新的發展格局,推動上海經濟持續、健康、快速發展。
在金融力量緩解當地養老壓力方面,“早在一系列政策發布前之前,一些頭部保險公司已經結合自身優勢和資源,開始在上海布局養老社區服務。”上海市保險同業公會副秘書長伍國良表示,保險業積極響應中央和上海市政府的對養老服務市場的政策引導,創新服務方式,豐富產品供給,努力為上海老人提供多元的養老選擇。伍國良表示,保險機構旗下的養老社區將養老服務與保險機構相結合,既為老年人提供了全新的養老環境,又讓其儲備的資金能夠負擔得起這樣一個養老方式。在這種模式下,不僅為老年人帶來了福音,也為保險行業的發展提供了廣闊的空間。
在具體養老需求方面,上海市養老服務行業協會專家咨詢委員會主任殷志剛表示,如今老年人群養老需求從生存型被動養老向品質型主動享老轉變,為了滿足對消費和品質生活的多元需求,養老產業應注重人群細分,多元主體的參與是養老產業發展的必然舉措。
北京大學經濟學院副院長鎖凌燕表示,隨著經濟社會的不斷發展,居民的消費預期也不斷升級,不同年齡、財富和生活預期的老人在需求上存在差異。理想的養老模式應該是多元化、多層次的,以滿足不同老人的需求。在滿足基本生活需求的基礎上,關注老人的偏好和心理需求,才能實現老人的美好生活,推動整體經濟社會的發展。
上海市靜安區民政局副局長沈連心表示,目前,政府正加強其在養老事業和養老產業中的主導作用,通過頂層設計和政策支持,包括財政投入、吸引社會力量參與,以推動養老產業的健康發展。政府的財力、物力和人力有限,在推進養老產業發展中,社會力量發揮了巨大的支持作用。沈連心認為,滿足不同人群的養老需求是養老服務的關鍵。不同年齡、不同經濟收入條件的人群有不同的養老需求,需要通過不同層次的養老產業布局來提供不同的服務質量。這是政府和社會力量在養老領域面臨的挑戰和機遇。(經濟日報記者 李治國)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