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西藏網 > 即時新聞 > 時政

      農村電商推動農業轉型升級

      發布時間:2023-10-30 10:25:00來源: 人民日報

        今年前三季度,全國農村網絡零售額達1.7萬億元,增長12.2%

        農村電商推動農業轉型升級

        核心閱讀

        完善基層物流基礎設施,創新農貨銷售模式,開展電商技能培訓……近年來,我國農村電商在促進農產品產銷對接、推動農業轉型升級、拓寬農民就業增收渠道等方面成效顯著。數據顯示,今年前三季度,全國農村網絡零售額達1.7萬億元,增長12.2%。

        積極發展農村電子商務和快遞業務,能夠拓寬農產品銷售渠道,在促進產業發展的同時助農增收。今年以來,我國農村電商呈現增長勢頭,在促進農產品產銷對接、優質優價,推動農業轉型升級、提質增效,拓寬農民就業增收渠道等方面成效顯著,為推動農業農村現代化提供澎湃新動能。數據顯示,今年前三季度,全國農村網絡零售額達1.7萬億元,增長12.2%。

        補短板,建網絡

        電商進農村,農貨賣全國

        “嘟——”一輛客車停靠在四川省儀隴縣鳳儀鄉的電商營運服務中心門口,司機吳忠走進分揀中心,把自己負責配送的包裹一一裝入袋中。很快,青煙、石門、鏡屏3個村的包裹被挨個送到村民手中。“服務中心投入使用后,平均每天要送三四十個包裹。”吳忠說。

        鳳儀鄉的電商營運服務中心,占地約2000平方米,交通便捷。“整合鄉里的7家快遞站點,農村客運車配送到村到戶。”中心負責人王朝敏介紹,整合后快遞公司成本降低,寄件費用也降低了40%左右。

        除了擔任服務中心負責人,王朝敏自己還有一個家庭農場。目前,農場共帶動附近110戶村民參與,今年以來幫助銷售農產品數十萬元,戶均增收三四千元。“足不出戶,‘土貨’出山進城,電商發展給大家帶來了紅利。”王朝敏說。

        這是我國加快補齊農村物流設施和服務短板的一個縮影。目前,我國已累計建成990個縣級寄遞公共配送中心、27.8萬個村級快遞服務站點,全國95%的建制村實現快遞服務覆蓋。瞄準農產品電商上行的難點痛點,2020年以來,組織實施“互聯網+”農產品出村進城工程,截至目前,累計支持建設7.5萬個農產品產地冷藏保鮮設施,新增庫容1800萬噸以上。支持350個農產品產地冷藏保鮮整縣推進,推動冷鏈物流服務網絡向農村延伸。

        在云南省永仁縣,小包裹推動大發展。總投資1657萬元,永仁縣積極構建“縣級電商中心+鄉鎮電商服務站+農戶”產銷一體農村電商流通模式。“水果成熟后不再擔心銷售難,好果子賣上了好價錢。”永興傣族鄉灰壩村黨總支書記尹世寶說。

        隨著物流基礎不斷夯實,農村電商蓬勃發展。據介紹,商務部會同財政部等部門共同開展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范,累計支持1489個縣建設完善農村電商公共服務體系。截至2022年底,建設縣級電子商務公共服務中心和物流配送中心超2800個,村級電商服務站點15.9萬個,農村網商達1750.3萬家,同比增長8.5%。

        新零售,新農業

        探索新業態,提升價值鏈

        果熟飄香,安徽省碭山縣葛集鎮竇集村的果園里,來自江蘇豐縣的水果商李猛正穿梭在梨樹間,忙著挑選品質上乘的酥梨。

        “從5月開始,就跟鄉親們陸續簽訂油桃、黃桃、酥梨等碭山水果的統一收購合同,采摘后通過電商平臺銷售,兩三天就能到達消費者手中。”李猛說。據介紹,2022年,碭山縣酥梨產量達91萬噸,全產業鏈產值達110.35億元。李猛在電商平臺上注冊網店,碭山酥梨、油桃成了“網紅”,年銷10萬單。

        電商平臺主動到農產品源頭建基地、訂合約,通過產地直采等模式賦能農產品產業鏈,已成為推動農村產業發展的新動能。

        在陜西省周至縣樓觀鎮北寨村,獼猴桃枝蔓郁郁蔥蔥,一顆顆果實掛滿枝頭。經過分揀、裝箱、發貨,當地果農劉金牛種植的獼猴桃,從產地直發到消費者手中,最快一天內就能到達。

        “果子生產也依靠新技術。”西安恒遠祥獼猴桃有限公司負責人劉恒說,過去用肉眼挑選大小、進行質檢,現在有了選果機,能根據不同的果形自動分類,還能挑選出有蟲洞的果子,確保農產品品質。

        農產品電商,不是簡單把農產品搬到網上,關鍵是要推動產業鏈升級。通過訂單式農業、基地直采,打造線上線下融合的新零售模式,鍛造生鮮農產品新型供應鏈,提升物流配送效率,推動新農業與新零售結合,凸顯出優質農產品的競爭力。

        據介紹,農貨銷售模式不斷創新迭代,直播帶貨模式已成為農產品上行的重要抓手。許多農民通過微信或直播銷售自家農產品,一大批農產品“網紅”涌現,農產品購買轉化率提升明顯。除此之外,“電商+旅游+采摘”新模式也正在帶動農戶增收致富。多地結合自身農產品產業特點和地域特色,探索農耕體驗、休閑度假、研學旅行等農旅融合新業態,有效提升農產品價值鏈。

        學技能,促創業

        培育新農人,助力新產業

        “培訓5天專門學直播和拍短視頻,學到不少新知識。”前不久,河南鄭州鄭東新區楊橋辦事處電子商務培訓班開班,村民魯小平第一時間報了名。課堂上,培訓老師采取理論與實操相結合的方式,手把手教鄉親們通過手機直播帶貨。培訓結束后,還組織學員統一進行職業技能等級認定。

        提升農民數字素養,助推產業更好發展。近年來,農業農村部持續推進農民手機應用技能培訓,組織各地舉辦農民手機應用技能培訓周活動,結合農產品網絡營銷等主題,助力農民提升農產品電商銷售技能。截至今年10月底,累計培訓群眾超過2億人次。

        加強電商人才培育。2018年至2022年,農業農村部連續5年開展農村實用人才帶頭人農業農村電子商務專題培訓班,共培訓電商骨干人才2500余人,助力農業農村電子商務發展;面向家庭農場經營者、農民合作社帶頭人、院校畢業生等返鄉入鄉群體,組織實施高素質農民培育計劃。2022年,開展數字化應用、電商直播等技能培訓,涉及20萬人次。

        政策給力,農村電商已成為農村創業的大舞臺。山東省濱州市沾化區,一大批新農人推動農產品外銷,為農村電商發展注入活力。泊頭鎮陳家村的新農人陳朋朋也是電商創業者中的一員。借助家鄉沾化冬棗的“金字招牌”,陳朋朋注冊電商公司。“2022年,我們電商賣的農產品有冬棗、玉米、花生、甜橙等30多個品種,走貨30萬單,銷售額達1000萬元。今年預計走貨比去年增長50%,貨值也將增長50%。”陳朋朋說。

        據介紹,近年來,在農業農村部等相關部委的積極推動下,農村創業蓬勃發展。從2012年到2022年底,返鄉入鄉創業人員累計達到1220萬人。其中,具有大專以上學歷的人超過15%,且大部分從事農村電商、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等新產業新業態,推動延長農業產業鏈,帶動農戶就業增收,有效助力鄉村振興。(記者常欽)

      (責編:李雨潼)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主站蜘蛛池模板: 激情欧美人xxxxx| 中国体育生gary飞机| 看AV免费毛片手机播放| 国产成人教育视频在线观看| 亚洲欧美日韩一区在线观看| 被猛男cao尿了| 国产精品福利一区二区| 久久精品国产色蜜蜜麻豆| 艳妇乳肉豪妇荡乳AV| 国产综合亚洲欧美日韩一区二区| 中文字幕35页| 日韩黄色片在线观看| 又色又爽又黄的视频网站| 亚洲毛片基地4455ww| 天天射天天干天天操| 久久97久久97精品免视看| 欧美另类videos黑人极品| 免费乱码中文字幕网站| 91精品国产综合久| 成人福利电影在线观看| 久青草国产免费观看| 欧美超强性xxxxx| 制服丝袜第六页| 青草草在线视频永久免费| 巨龙肉色透明水晶丝袜校花| 久久综合香蕉国产蜜臀av| 精品精品国产高清a毛片| 国产极品美女高潮无套| 中文天堂最新版www官网在线| 欧美sss视频| 国产91精品久久久久久| jizz国产精品jizz中国| 处女的第一次电影| 一道本在线观看视频| 日本按摩xxxx| 亚洲VA中文字幕| 精品久久亚洲一级α| 国产精品免费视频网站| 中文字幕日韩一区二区三区不卡| 极品新婚夜少妇真紧| 午夜福利视频合集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