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價值觀百場講壇”第128場將走進甘肅敦煌
【核心價值觀百場講壇】
光明日報訊(光明網記者王營)由中宣部宣教局、光明日報社共同主辦的“核心價值觀百場講壇”第128場活動,將于9月13日在甘肅敦煌研究院舉行。本場活動將邀請“文物保護杰出貢獻者”國家榮譽稱號獲得者,敦煌研究院原院長、名譽院長樊錦詩作題為《絲路明珠敦煌莫高窟及其現代文化角色》的演講。
樊錦詩,被譽為“敦煌的女兒”。自1963年從北京大學歷史系考古專業畢業進入敦煌研究院工作,至今已經整整60年。“黨和國家需要我們到什么地方,我們就到什么地方去。”堅守著這一承諾,她在大漠深處的敦煌,克服難以想象的困難,孜孜不倦地投入石窟考古、保護與管理等方面的研究中。
“擇一事,終一生。”樊錦詩選擇了敦煌,也為敦煌石窟的保護、研究、弘揚事業奉獻了一生的心血和精力。無論是創建多學科深度交叉融合的石窟考古新模式,還是廣泛開展國際合作,構建基于價值和系統論的世界遺產綜合保護管理體系;無論是提出“數字敦煌”構想,實現敦煌石窟文物數字化永久保存和永續利用,還是在國內首次開展遺產地游客承載量研究,開創敦煌莫高窟開放管理新模式……這些創新舉措,極大提高了敦煌石窟科學保護和管理的現代化水平。如今,敦煌莫高窟不僅在文物遺產保護方面實現有效的科學探索,也吸引著國內外游客前去參觀。
近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ESCO)為敦煌研究院、常書鴻、段文杰、樊錦詩等機構和個人頒發了杰出貢獻獎,以表彰他們“矢志不渝地守護世界文化遺產莫高窟,讓世界共享莫高窟之美”。
樊錦詩的青春和事業都留在了敦煌,今年已經85歲高齡的她依然在為敦煌奔走。她在《我心歸處是敦煌》一書中這樣寫道:“盡管莫高窟是個小地方,但是她對中華民族的意義很重大。我們都是歷史的過客。我們這些人走了,莫高窟還會在。”而天空中,那顆被命名為“樊錦詩星”的國際381323編號小行星,會持續閃耀璀璨光芒,指引更多文物工作者去探索、去研究中華古老的文明。
本場“核心價值觀百場講壇”活動由甘肅省委宣傳部、光明網承辦,敦煌研究院,敦煌市委、市政府,甘肅新媒體集團協辦。歡迎廣大讀者、網友參與互動,請訪問專題頁http://topics.gmw.cn/bcjt/。
《光明日報》(2023年09月12日 04版)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