構建高質量開放期貨市場 助力提升大宗商品市場國際影響力
央廣網鄭州9月8日消息(記者王超)據中央廣播電視總臺經濟之聲《交易實況》報道,為貫徹新發展理念,推動期貨行業高質量發展,由鄭州市人民政府、鄭州商品交易所、芝商所主辦的2023中國(鄭州)國際期貨論壇9月7日下午在鄭州國際會展中心開啟。
在主題為“期貨價格國際影響力與產業高質量發展”對外開放分論壇上,鄭州商品交易所副總經理喻選鋒在致辭中表示,以高水平對外開放促進深層次改革、推動高質量發展,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是黨中央的重大決策部署,是新時代全面深化改革開放的重大戰略任務。圍繞期貨市場對外開放,共同探討建設中國特色現代期貨市場,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喻選鋒表示,2022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期貨和衍生品法》的出臺,順應了我國期貨市場和行業對外開放的發展方向,規定了更加適應國際化要求的期貨交易、結算、交割等制度,明確了“引進來”和“走出去”的制度安排和跨境監管合作機制,既為期貨行業深入推進制度型開放提供了堅強的法治保障,也提振了境外交易者參與我國期貨和衍生品市場的信心。
據了解,自成立以來,鄭商所一直以開放的姿態積極融入全球市場,目前,已逐漸成長為具有重要國際影響力的現代化衍生品樞紐。在長期的交流與合作中,鄭商所已與芝加哥商業交易所、印度多種商品交易所、新加坡交易所等21家境外期貨交易所簽訂合作諒解備忘錄,并在備忘錄框架下開展了形式豐富的交流合作,探索務實的服務雙方期貨市場的途徑。
2018年12月,PTA期貨作為特定品種開始引入境外交易者,標志著鄭州期貨市場對外開放邁出實質性步伐。經過4年多的穩健運行,市場各方逐漸熟悉并認可特定品種對外開放模式,相關規則制度也經歷了實踐檢驗。2023年1月,以實體企業需求為導向,鄭商所在菜籽油、菜籽粕、花生期貨和期權品種上引入境外交易者參與交易。目前已有7個商品期貨和期權作為特定品種對境外交易者開放,以便利境內外相關企業利用兩個市場兩種資源管理風險。
繼特定品種的開放方式之后,2022年鄭商所向合格境外機構投資者(QFII)、人民幣合格境外機構投資者(RQFII)開放了PTA、甲醇、白糖等9個商品期貨和期權品種,進一步拓寬了境外交易者參與渠道。
目前,鄭商所境外客戶開戶數為574個,分別來自新加坡、英國、新西蘭、韓國等22個國家和地區,境外的能化、油脂油料、白糖等企業均有所參與。
“未來,鄭商所將朝著更加開放合作、團結共贏的方向發展,加強開放條件下的監管體系建設,在做精做細已上市品種基礎上,根據境內外企業的實際需求,做好品種規則制度與國際慣例的有效對接,穩步推進BPI指數、國際原糖等期貨品種研發,持續研究甲醇等期貨品種的國際化可行路徑;穩步推動QFII、RQFII參與鄭州期貨市場,研究推進引入境外特殊參與者;努力在更廣的范圍內為更多的企業提供更優質的服務?!庇鬟x鋒表示。
南華期貨總經理賈曉龍在致辭時表示,中國期貨市場已逐步進入由量的增長轉為質的提升的關鍵階段,擴大開放是我國期貨市場提高核心競爭力和國際影響力的必由之路。
“原油、鐵礦石、PTA等一批商品期貨和期權品種成功引入了境外交易者,46個期貨和期權品種相關期貨品種對QFII和RQFII開放,市場運行效率不斷提升,市場影響力持續擴大?!辟Z曉龍說,這不僅讓中國價格在全球范圍內得到越來越多的關注,也為全球交易者提供了更為豐富的投資和風險管理工具,在構建雙循環新發展格局和全國統一大市場建設中貢獻了期貨力量。
“現如今,中國期貨市場已逐步進入由量的增長轉為質的提升的關鍵階段,配合中國企業逐步走向海外,擴大開放是我國期貨市場提高核心競爭力和國際影響力的必由之路。”賈曉龍表示,境內期貨公司與境外子公司內外聯動服務實體企業管理跨境貿易風險的模式,對于引導更多實體企業利用期貨工具提升跨境風險管理能力具有積極意義。未來,期貨公司將持續創新業務模式,豐富業務內容,將期貨與現貨、境內與境外、場內與場外相結合,為客戶提供專業化、綜合化的衍生品服務,為實體經濟的高質量發展保駕護航。
在主題演講環節,來自境外交易所、國際知名投行、期貨服務商等代表圍繞世界衍生品市場發展趨勢、企業跨境風險管理經驗分享等方面進行了深入探討。新加坡交易所執行副總裁李民宏、摩根士丹利基金管理(中國)有限公司基金經理、多資產投資部總監洪天陽、嘉吉投資風險管理事業部中國區負責人仲蕾、橫華國際副總經理俞振州分別做了主題演講。在圓桌討論環節,嘉賓圍繞境內期貨價格國際影響力、境外企業參與中國期貨市場機遇和跨國企業風險管理展望等主題做了分析與展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