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西藏網 > 即時新聞 > 時政

      如何做到“學科跟著產業走、專業圍著需求轉”

      發布時間:2023-08-01 09:55:00來源: 光明網-《光明日報》

        高職院校招生錄取正在進行。而對于大學專業的討論,近來頻頻登上熱搜。其中,如何讓專業設置與產業發展更好匹配與對接,成為公眾聚焦的話題之一。

        為統籌解決人才培養和產業發展“兩張皮”問題、推動職業教育產教融合高質量發展,國家發展改革委、教育部、人社部等8部門日前聯合印發《職業教育產教融合賦能提升行動實施方案(2023—2025年)》(以下簡稱《方案》)。《方案》指出,完善職業教育專業設置,鼓勵引導職業院校優先發展先進制造、新能源、新材料、生物技術、人工智能等產業需要的一批新興專業,加快建設護理、康養、托育、家政等一批人才緊缺的專業,改造升級冶金、醫藥、建材、輕紡等領域的一批傳統專業,撤并淘汰供給過剩、就業率低、職業崗位消失的專業,鼓勵學校開設更多緊缺的、符合市場需求的專業,形成緊密對接產業鏈、創新鏈的專業體系。

        職業教育專業設置,目前情況如何?怎樣才能做到“學科跟著產業走、專業圍著需求轉”?

        專業設置與產業需求有脫節

        “與產業實際需求脫節,是職業教育專業設置的一大問題。”華東師范大學職業教育與成人教育研究所教授匡瑛分析,我國專業設置基本對應單位通常涵蓋多個職業崗位,因此不可避免會出現一個專業所覆蓋的崗位群中有些與產業實際脫節的問題。

        “職業教育專業結構與區域產業結構之間存在錯配,一些專業設置未能充分考量區域性與地方性可能帶來的專業內涵差異。”匡瑛進一步解釋,在各地經濟產業發展影響下,同一個專業名稱對應的內涵、水平和層次差別甚大。而當前大多數職業院校的專業設置論證主要依據宏觀數據,與區域性、地方性的產業結構性需求和規劃之間難以精準對接。

        “專業設置跟不上新興產業與民生發展的需求。”江蘇師范大學教育科學學院教授陳鵬舉例,2022年版《中華人民共和國職業分類大典》標識了97個數字職業和134個綠色職業,但由于職業院校專業設置及人才培養的滯后,尚不能滿足這些新興產業的人才需求。查閱2021年公布的《職業教育專業目錄》,只設置了28個數字專業和3個綠色專業。再如,隨著人口結構變化,護理、康養、托育等社區服務人員緊缺,但目前職業院校對這類人才的培養力度有所欠缺,專業更新較慢,畢業生職業認同感低、對口就業率低。

        “一方面,產教融合不深,導致產業最新需求與動向無法及時向學校傳遞,使得學校對技能人才培養的數量規模、技能等級等方面反應滯后。另一方面,地方政府在區域特色產業的專業設置、預警與評估調控機制方面仍有‘缺位’現象,導致專業準入和退出靈活度不夠。”溫州科技職業學院高教所副所長李炎炎說。

        統籌考量積極應對,做好專業調整

        也正因如此,《方案》鼓勵職業院校優先發展一批新興專業、加快建設一批人才緊缺的專業等,為今后職業院校專業設置指明了方向。從文件到落實,還需邁過幾道坎?

        “首先要做好新老專業更替的平衡博弈。”陳鵬表示,職業院校專業總規模和招生總人數通常相對固定,若要申請新專業,就要撤掉一些舊專業,或者壓縮已有專業的招生規模。“因此,在專業動態調整過程中,勢必會影響現有專業或專業群的格局與利益。哪些專業應該被撤掉,如何評判這些專業的‘失效’性,如何安置這些專業的師資等,都是影響職業院校專業動態調整的‘傷腦筋’難題。”

        “設置新專業、改造或裁撤舊專業,還要著重關注相關師資隊伍知識結構、轉型動力、數量規模等問題。尤其是新興、人才緊缺專業,僅靠職業院校既有教師恐難以滿足人才培養的標準與要求。”李炎炎說,可考慮將校內教師培養與校外師資吸納作為常態化路徑,搭建校內教師對接新興產業的實踐平臺、落實教師輪訓要求等。“另外,還需要以產業學院、地方產業研究院以及產教聯合體為載體,建立動態調整、實時更新的企業兼職師資庫,建設專兼結合的雙師型師資隊伍。”

        除了師資,還有軟硬件與課程。“建設新興、緊缺專業,必然會推動職業院校升級和更新現有的硬件設施和軟件資源。建設新的實驗實訓資源,需要大量的財政投資和技術支持,對學校的財力和基礎資源構成挑戰。”匡瑛說,新專業課程體系建設、人才培養模式如何實現產教融合,不僅是對地方職業院校的現實考驗,也對相關產業行業提出了較大挑戰。行業對人才能力的需求,如何在專業人才培養中標準化呈現?這并非僅憑學校一己之力就能實現,需要行業企業調動豐富資源和人力深度參與、共同建設。

        “還要注意的是,常規專業建設有一定周期與規律,而緊缺專業人才培養則相對急迫,如何處理好二者關系,需要做好預判與研究。”匡瑛表示,目前已有實踐案例證明,短期培訓與長期教育兼顧的專業人才培養模式,可以有效保障人才的結構性供給,也解決了緊缺人才培養的急迫性問題。

        實現產業規劃與專業規劃同步開展

        怎樣才能做到“學科跟著產業走、專業圍著需求轉”?

        匡瑛建議,區域層面要實現產業規劃與專業規劃同步開展。立足區域,因地制宜做好規劃設計,特別要強化地方政府責任,根據經濟社會發展需求,從“技術結構-產業結構-就業結構-教育結構”等維度深入分析區域內職業教育產教融合供需情況。

        “政府要發揮宏觀統籌作用,打通各部門職能壁壘。”李炎炎表示,應將專業設置作為推動區域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因素,站在區域經濟社會發展一體化角度建立健全專業發展與產業需求對接機制。

        “加快職業標準研究勢在必行。”陳鵬表示,人工智能、云計算等新興產業領域已經衍生出一批新職業,如區塊鏈工程技術人員、信息安全測試員等等。“但這類職業需要哪些職業能力,每種職業能力需要達到何種層次水平,都需要進行系統研究,建立職業資格標準體系,引領職業院校相關人才培養質量。”

        “標準”,也是匡瑛點出的“關鍵詞”。她認為,各省市應建立權威的專業設置論證團隊,并形成具體、可操作性的論證標準。“專業設置的論證內容,應包括考核專業設置區域發展對應行業的必要性與迫切性,以及院校內部條件構成、外部社會現實環境等因素,為避免職業院校盲目開設專業設一道必要的‘硬卡口’。”

        陳鵬建議,職業院校主管部門在用人機制方面應適當放權,在普通高校人才培養滯后、新專業教師招聘不到位的情況下,應支持、鼓勵職業院校依托地方優勢產業,引進一線技能大師充實師資隊伍,通過“現場教學”等方式提高專業培養與產業需求的對接度,實現產業“帶著”專業走。

        《光明日報》(2023年08月01日 14版)

      (責編:李雅妮)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一本岛v免费不卡一二三区| 亚洲人成在线免费观看| 试看120秒做受小视频免费| 国模gogo中国人体私拍视频| 中文字幕视频在线播放| 欧美亚洲国产一区二区三区| 免费看欧美一级特黄α大片| 香蕉成人伊视频在线观看| 国产综合无码一区二区辣椒| 一本到卡二卡三卡免费高| 日韩av高清在线看片| 你懂得的在线观看免费视频| 女人18**毛片一级毛片| 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 欧美日韩你懂的| 免费人成动漫在线播放r18 | 最近中文字幕高清免费大全8| 伊人久久大香线蕉综合影院首页| 趴在墙上揉捏翘臀求饶h| 国产精品R级最新在线观看| 99爱在线视频这里只有精品| 成人窝窝午夜看片| 久久精品国产99国产精品| 欧美日韩亚洲精品国产色| 免费一级毛片在线播放视频| 老色鬼久久综合第一| 国产成人免费av片在线观看| 2021年北京马三1死2重伤| 毛茸茸bbw亚洲人| 四虎永久在线精品视频| 五月婷婷在线免费观看| 国内精品自产拍在线观看91| 一级性生活毛片| 日日日天天射天天干视频| 亚洲av综合av一区| 欧美疯狂xxxx乱大交视频| 免费在线视频a| 美女的大胸又黄又www又爽| 国产另类在线观看| 777奇米四色| 国产视频久久久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