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運輸經濟運行整體好轉
光明日報北京7月31日電(記者董蓓、姚亞奇)31日,交通運輸部舉行7月份例行新聞發布會。交通運輸部綜合規劃司副司長李傳光在會上表示,今年以來,全國貨運量持續增長,出行量加快恢復,港口貨物吞吐量較快增長,交通投資高位運行,交通運輸經濟運行持續恢復、整體好轉。
上半年,重大交通工程建設不斷刷新“進度條”。綜合樞紐方面,重慶東站上半年完成投資47億元,占年度投資計劃63%;廈門北高鐵站站房內外部裝飾裝修全部完成,預計今年9月底具備開通運營條件。公路方面,全國新開工高速公路和普通國省干線公路項目170個、5750公里,項目總投資3626億元;京雄高速北京段京雄大橋合龍。水運方面,平陸運河全線動工建設;安徽引江濟淮航運工程正加快向今年10月份全面通航目標邁進。
“持續擴大交通運輸有效投資,一批重大交通工程項目建設不斷推進,現代化高質量國家綜合立體交通網加快構建,為擴內需、穩增長、惠民生提供有力支撐。”李傳光說。
近期,我國第2000萬輛新能源汽車下線,對公路沿線充電設施建設提出更高需求。數據顯示,截至今年6月底,全國已有5931個高速公路服務區建設充電設施,占全國高速公路服務區總數的89.48%。其中,北京、河北、遼寧等17個省份的高速公路充電基礎設施的覆蓋率超過90%,高速公路服務區充電基礎設施網絡日益完善。
“從今年春節、清明、‘五一’、端午等重大的節假日運行保障情況看,各地服務區充電排隊現象有較大改善,新能源汽車‘里程焦慮’問題得到緩解。”郭勝表示,下一步,將以高速公路服務區充電設施為重點,進一步優化完善公路沿線服務充電基礎設施網絡,有效滿足電動汽車充電需求,服務公眾便捷出行,助力電動汽車產業高質量發展。
公路設施建設還呈現出數字化轉型新趨勢。交通運輸部公路局副局長郭勝介紹,在公路設計和建設領域大力推廣BIM技術應用,公路養護領域推動橋梁和隧道健康監測智慧化試點,運營領域建成了ETC系統、高速公路視頻云聯網系統等。在交通運輸部指導下,建成北京延崇高速、河北榮烏高速新線、四川成宜高速等一批智慧化公路項目,大量應用視頻監控、流量監測、氣象監測等智能感知技術,積極探索車路協同、北斗導航系統、高精度電子地圖等新技術應用,在感知預警能力、綜合管理應用平臺、安全保障及出行服務等方面取得較大進步。
《光明日報》(2023年08月01日 10版)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