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已有148萬戶企業實現納稅信用級別修復提升
各地稅務部門探索優化納稅信用復評機制,暢通納稅人信用修復渠道,積極引導納稅人糾正失信行為,幫助企業規范經營。今年已有148萬戶企業實現納稅信用級別修復提升。
本報記者 蔡巖紅
“便民辦稅春風行動”是稅務部門精心打造的稅費服務品牌,十年來,共推出了620項惠企便民舉措,持續優化稅收營商環境,推動稅費服務實現多方位轉變。探索優化納稅信用復評機制便是“便民辦稅春風行動”的一項內容。
根據國家稅務總局去年施行的《重大稅收違法失信主體信息公布管理辦法》,企業在失信信息公布期間,繳清(退)稅款、滯納金、罰款,且失信主體失信信息公布滿6個月,可以向主管稅務局提出提前停止公布失信信息的申請。據此,國家稅務總局在主題教育中深化調查研究,聚焦為納稅人繳費人辦實事、解難題,把不斷完善納稅信用體系作為重要舉措之一,促進提升經營主體信心。各地稅務部門探索優化納稅信用復評機制,暢通納稅人信用修復渠道,積極引導納稅人糾正失信行為,幫助企業規范經營。記者近日從國家稅務總局獲悉,今年已有148萬戶企業實現納稅信用級別修復提升。
納稅信用復評促企增信用強信心
“我們公司于2022年3月剛成立,納稅信用級別一直是M級,前幾天收到了泰山區稅務局的電話,得知可以申請納稅信用復評,可把我們高興壞了。A級、B級納稅人可以一次性領用兩三個月發票,且貸款方面的政策也可以享受,這樣公司業務拓展就不用發愁了。”山東傳寶景觀園林工程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趙傳寶高興地說。
探索優化新設立納稅人納稅信用復評機制,是2023年“便民辦稅春風行動”系列便利化舉措之一,納入納稅信用管理時間不滿一個評價年度但已滿12個月的納稅人可在2023年3月或9月提出納稅信用復評申請,此舉可讓更多新辦納稅人享受信用升級帶來的便利。納稅信用復評機制的升級換代,也讓更多企業倍加珍惜企業信譽,激發企業爭取更高納稅信用級別的信心。泰安稅務部門還深化“銀稅互動”,助力小微企業解決融資難題,搭建起了以“信”換“貸”的聯通橋,使納稅信用轉化為了“真金白銀”,持續為市場主體“輸血補血”。
“感謝‘企業服務專員’,稅務部門幫我們修復的不僅是納稅信用,更是企業的市場信譽和發展的信心。”泰安華魯鍛壓機床有限公司財務負責人張國光深有感觸地說,以前對納稅信用的關注度不高,公司想申請增值稅留抵退稅時才發現,因為納稅信用低無法享受這一優惠政策,進而意識到納稅信用級別降低的損失有多大。
接到泰安華魯鍛壓機床有限公司財務人員申請后,泰安高新區稅務局第二稅務分局安排“企業服務專員”提供“一對一”服務,經核實符合納稅信用修復條件后,幫助企業成功修復了納稅信用。
記者了解到,泰安高新區稅務局通過組建“企業服務專員隊伍”,確定10名業務骨干擔任企業服務專員對16戶企業進行包保服務,開展多輪次走訪。精準篩選出各個企業應該享受的稅收優惠政策,將各類印制好的稅收政策宣傳資料,發放至包保企業。
據了解,山東稅務部門依托納稅信用管理系統,優化納稅信用日常服務。納稅人可通過電子稅務局按月查詢本年度扣分明細,同時,稅務部門通過魯稅通征納互動平臺向納稅人推送可修復指標明細,提醒納稅人及時糾正失信行為,盡早申請納稅信用修復,提高納稅信用級別。截至2022年底,累計為66.91萬戶已糾正失信行為的納稅人進行了信用修復,同比增長17.96%,其中9.6萬戶納稅人通過修復提高了信用級別,2047戶納稅人通過信用修復退出D級。
探索“組合式”信用修復機制
“從D級到B級,從‘失信懲戒’到‘容錯糾錯’,稅務部門的納稅信用修復機制給公司發展增添了信心,我們以后一定認真履行納稅義務!”浙江衢州某網絡公司法定代表人芮某某感嘆道。
2019年,衢州市稅務局稽查局收到發票協查函,反映衢州某網絡公司存在虛開增值稅專用發票嫌疑。檢查后發現,該單位是一家大學生創業企業,主要從事跨境電商平臺貨物出口業務,管理層均無財會背景人員。單位在發生運輸業務之后,由于未能取得發票,經辦人通過虛開方式,取得了另一家公司的運輸發票。收到貨運發票之后,該單位未核對開票方是否為真實的合同相對方,僅核對了發票金額,就予以入賬。衢州市稅務局稽查局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發票管理辦法》認定該公司虛開增值稅專用發票,依法對其進行處理處罰。該企業因此也被納入“黑名單”,納稅信用調整為D級并受到聯合懲戒。
隨之而來的疫情,使該企業經營“雪上加霜”。衢州市稅務局稽查局工作人員了解情況后,第一時間向該公司法定代表人介紹了“黑名單”提前停止公布政策。同時,會同稅務納服部門,預判企業停止公布之后還可以實現納稅信用修復。通過聯合下發《告納稅人的一封信》,探索“組合式”信用修復機制,實現兩個事項一攬子辦理,使該公司成為衢州市首個實現“黑名單”到B級逆轉的企業,為企業復工復產注入了信用資本。
“非常感謝稅務部門的幫助,讓公司能夠提前撤出稅收‘黑名單’。這次的教訓太深刻了,以后我們一定要更加珍惜企業信用,依法誠信納稅。”浙江某建筑材料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顧女士說,“此前企業因為違法失信處處受限,嘗盡了苦果,好在嘉興市稅務稽查局在排查時發現企業已符合提前退出‘黑名單’的條件,隨即聯系我們辦理了納稅信用修復,企業這才得以輕裝上陣,全力以赴投入到生產經營中去。”
在嘉興,還有不少和該建材公司情況類似的企業,這些企業符合申請提前停止公布失信信息的條件,但因不了解相關政策,沒能及時向稅務機關申請提前停止公布,影響了企業的生產經營。為了破解上述問題,嘉興市稅務局對所有已經公布的重大稅收違法失信主體信息企業進行逐戶排查,只要找到符合提前停止公布條件的企業,立刻聯系并一對一輔導企業提交信用修復申請材料,盡可能降低失信聯合懲戒對企業的負面影響,為失信企業提供亡羊補牢、重回正軌的機會,以暖心、高效的行動讓企業放心發展、安心經營、專心競爭。目前,嘉興市稅務局已經受理了12起重大稅收失信主體信息提前停止公布申請。
及時修復信用評級助企增信復活
“感謝稅務部門貼心的服務,不僅為我們送來政策,還幫我們申請納稅信用修復,給我們糾錯的機會。”近日,第一拖拉機股份有限公司財務負責人蔣靜媛在辦理完納稅信用修復之后坦言,以后要認真學習稅收政策,誠信納稅,守好自己的納稅信用。
位于河南省洛陽市的第一拖拉機股份有限公司多年來始終保持良好的納稅信用。但不久前,企業卻被告知其納稅信用被評為C級。原來,該公司2018年開始與境外企業開展境外上市業務咨詢、印刷、翻譯等業務。企業認為所接受的服務均由境外企業提供,且完全發生在境外并在境外消費,符合《營業稅改征增值稅試點實施辦法》中“境外單位向境內單位銷售完全在境外發生的服務不在征稅范圍內”的規定,并已向稅務機關辦理減免稅登記備案手續。但在后來的納稅輔導中,稅務人員發現,境外企業為該企業提供的咨詢、印刷、翻譯服務一部分不屬于完全發生在境外的服務,不符合減免稅政策。盡管企業2022年補繳了2018年1月1日至2021年12月31日的接受境外服務應代扣代繳的相關稅款以及滯納金,但產生了納稅信用年度評價指標扣分。
洛陽市稅務局嚴格落實一系列納稅信用修復相關政策,核查認為,該公司補繳代扣代繳稅款的原因主要由于納稅人對稅收政策理解不同造成,不存在主觀上故意偷逃稅款,且在稅務機關指出后能夠主動積極補繳稅款及滯納金,符合納稅信用修復的條件。稅務部門在與上級部門充分溝通協調后,全程跟蹤辦理,組織相關人員輔導企業填報納稅信用修復申請表,加快各環節流轉速度,8個工作日完成了該企業納稅信用修復。
近年來,洛陽市稅務局積極落實相關政策,協助納稅人修復納稅信用,幫助企業增信復活。在當地,稅務部門以優化稅收營商環境,提高納稅人滿意度為目標,進一步完善納稅信用管理機制,精確管理、精準服務,幫助企業紓困解難,助力企業健康發展。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