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古跡遺址日:第四批國家考古遺址公園授牌
央廣網北京4月19日消息(記者丁飛 佘麗霞)據中央廣播電視總臺中國之聲《新聞和報紙摘要》報道,截至目前,我國已建成國家考古遺址公園55家,立項80家,國家考古遺址公園管理體系建設基本完成。4月18日是國際古跡遺址日,國家文物局在湖北武漢為第四批國家考古遺址公園授牌。
在江西南昌市北部、鄱陽湖西岸,南昌漢代海昏侯國國家考古遺址公園坐落于此,以2000多歲的“高齡”迎接四方游客。去年年底,遺址公園被列入第四批國家考古遺址公園名單。
南昌漢代?;韬顕z址管理局局長彭印?:遺址公園區域的祠堂崗墓區有若干座漢代大墓,我們把周圍的環境進行了整治,回原到漢代生態的狀態,可能在兩三個月之內可以完成。
坐落在陜西省榆林市的國家考古遺址公園——石峁遺址是距今4000年前后東亞地區已發現規模最大的城址。目前,考古發掘還在持續進行中。石峁博物館也在建設中,將于今年年內正式對公眾開放。
截至目前,我國已評定了四批國家考古遺址公園,總數達55家,規劃總面積6.7萬公頃,開展文物保護工程290項,近五年來,遺址公園累計游客接待量達1.46億人次。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