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西藏網 > 即時新聞 > 時政

      中科院古脊椎所標本館成為全球自然藏品重要組成部分

      發布時間:2023-03-27 10:23:00來源: 光明網-《光明日報》

        光明日報北京3月26日電(記者齊芳)地球的歷史,濃縮在自然博物館中。北京時間2023年3月24日,來自全球28個國家73家機構的學者在《科學》雜志聯合發表論文,通過對世界上自然博物館藏品進行評估,發現這73家最大的博物館和標本館保存著超過11億件生物、地質、古生物和人類學藏品。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以下簡稱“中科院古脊椎所”)的標本館位列73家機構之一。

        中科院古脊椎所成立于1929年,而其標本館比研究所還要“年長”7歲。以中國古脊椎動物學的開拓者楊鐘健先生等為代表的老一輩古脊椎動物學家,為了改變彼時中國化石大量外流的情況,建立了農礦部地質調查所新生代研究室——這就是中科院古脊椎所的前身。數代賡續,經過90多年的努力,中科院古脊椎所目前以46萬余件化石和人類遺存標本保留下亞洲最大的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收藏,并通過其下屬的中國古動物館向公眾展出,成為全人類的共同財富。而數字、同位素、成像和基因組技術以及機器學習和人工智能的進步正在改變和擴大自然藏品的使用方式,大大拓展了可能的應用范圍。

        論文的共同作者、中科院古脊椎所所長鄧濤研究員介紹,在過去的三個世紀里,人們收集物品和標本,并將其保存在世界各地的自然博物館和標本館中。“作為一個整體,這些收藏是我們理解自然世界和人類在其中的地位的物理基礎,是一個無與倫比的信息來源——它們與野生動物保護、氣候變化、流行病防治、糧食安全、入侵物種、稀有礦物和生物經濟等各種問題直接相關。”

        如今,自然博物館不僅成為科普的基地和平臺,也為政府決策提供依據——世界上的自然藏品提供了一個了解地球過去和現在的獨特窗口,它們越來越多地被用于對未來做出可驗證的預測,成為與生物多樣性有關的重大政策框架的基礎和主要知識來源。

      (責編:李雨潼)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主站蜘蛛池模板: 欧美日韩视频在线| 91嫩草私人成人亚洲影院| 欧美亚洲第一区| 国产99er66在线视频| 18成人片黄网站www| 女人被男人桶得好爽免费视频| 亚洲av产在线精品亚洲第一站| 经典三级四虎在线观看| 国产日韩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一级黄色a级片| 日韩国产欧美在线观看一区二区 | 香瓜七兄弟第二季| 国产黄大片在线观看| 久久99精品久久只有精品| 欧美三级香港三级日本三级| 又爽又黄又无遮挡的视频| 国产精品午夜剧场| 国产精品酒店视频| 中文字幕在线不卡| 日韩在线a视频免费播放| 亚洲美女又黄又爽在线观看| 美女和男生一起差差差| 国产成人无码av片在线观看不卡| a视频免费观看| 成人一级黄色大片| 久久久久高潮毛片免费全部播放| 欧美精品色视频| 啦啦啦手机完整免费高清观看| www.尤物视频| 国精产品wnw2544a| www亚洲免费| 手机看片福利日韩国产| 久久男人av资源网站| 欧日韩不卡在线视频| 人妻无码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请与我同眠未删减未遮挡小说 | 精品真实国产乱文在线| 国产午夜鲁丝片AV无码| 亚洲成熟人网站| 国产综合久久久久久| a级毛片免费观看在线播放|